1.单选题- (共7题)
1.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单质 |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
C.该反应可能是高锰酸钾的分解 |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
4.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20% | B.30% | C.60% | D.80% |
6.
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 B.设计实验 | C.收集证据 | D.得出结论 |
7.
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课外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用加明矾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
B.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获取炭黑 |
C.将6B铅笔芯连在电路中,接通电源后使灯泡发亮 |
D.将鸡蛋浸入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中除去鸡蛋壳,制“无壳蛋 ” |
2.填空题- (共3题)
8.
下列基本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1)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①会形成酸雨的是 ;②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 ;
③可用于铅笔芯的是 ;④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 。
(2)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
①两个氢原子 ;②三个水分子 ;
③两个硝酸根离子 ;④地壳中最多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
(3)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字母序号填空。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②表示阴离子的是 ;
③AD表示的粒子形成的化合物为 ;(用化学式填空)。
(1)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石墨 | B.氮气 | C.二氧化硫 | D.氧气 |
①会形成酸雨的是 ;②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 ;
③可用于铅笔芯的是 ;④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 。
(2)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
①两个氢原子 ;②三个水分子 ;
③两个硝酸根离子 ;④地壳中最多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
(3)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字母序号填空。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②表示阴离子的是 ;
③AD表示的粒子形成的化合物为 ;(用化学式填空)。
9.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保护水资源。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写符号)
(2)从结构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写名称)
(3)从变化角度看:变化莫测的水缔造着大自然的神奇。
①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
②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在电解水和水的蒸发实验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
(4)从资源角度看: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①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②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③用 物质,可以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5)从用途角度看:右图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和 。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写符号)
(2)从结构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写名称)
(3)从变化角度看:变化莫测的水缔造着大自然的神奇。


②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在电解水和水的蒸发实验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
(4)从资源角度看: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①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洗手擦洗手液时不关上水笼头 | B.随手关闭水笼头 |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 D.用洗衣水冲厕所 |
③用 物质,可以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5)从用途角度看:右图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和 。

10.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装置A制取O2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检验O2集满的方法是 。
(3)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③ (写出其中3条)。
(4)某同学要用装置F收集并测定O2 体积,还需要仪器 ,该仪器应与 (长/短)导管相连。
(5)验证CO2的性质
①若要用装置F 验证CO2 ,则在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操作为: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装置A制取O2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检验O2集满的方法是 。
(3)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③ (写出其中3条)。
(4)某同学要用装置F收集并测定O2 体积,还需要仪器 ,该仪器应与 (长/短)导管相连。
(5)验证CO2的性质
①若要用装置F 验证CO2 ,则在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操作为:
A.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 B.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 C.从b端通入氮气 | D.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