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青海省某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60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

1.计算题(共1题)

1.
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其中中原子量为Zn﹣65 C﹣12 H﹣1 O﹣16.请计算: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5题)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3.
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 “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A.1B.2C.3D.4
4.
下列各组化学式,其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Fe FeCl B. CaOH Fe2(SO4)3
B.K2CO3Al(OH)3    D. NH4Cl2NH3
5.
葡萄糖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6.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⑤⑦③②①④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⑦②③①④⑤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3.选择题(共2题)

7.已知的导函数,即,…,,则
8.已知的导函数,即,…,,则

4.填空题(共4题)

9.
用化学式简要表示下面的反应,并在括号里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磷在空气中燃烧:
(2)硫在空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
(5)加热高锰酸钾:
10.
用化学符号表示:4个氧分子 2个碳酸根离子 3个镁离子
11.
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  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得到净化.
12.
根据如图1装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是    ,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其反应
(2)通常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
(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  (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5.实验题(共1题)

13.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请指出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
a b  c d  
(3)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 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
①.    ②.  ③.     ④.  
(4)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 气瓶口,并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5)他们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则能复燃.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
(6)反应开始前,应首先  
(7)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这是利用氧气  的性质;此外,还可根据氧气 的性质,采用 收集.
(8)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以防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