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KNO3和NaCl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 ;(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2)在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多少?
(3)20℃时,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60g水后降温至20℃,试求此时从溶液中析出的氯化钠的质量.
项目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NaCl | 35.8g | 36.0g | 36.3g | 36.6g | 37.0g | 37.3g | 37.8g |
KNO3 | 20.9g | 31.6g | 45.8g | 63.9g | 85.5g | 110g | 138g |
(2)在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多少?
(3)20℃时,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60g水后降温至20℃,试求此时从溶液中析出的氯化钠的质量.
2.单选题- (共5题)
2.
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
B.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无晶体析出 |
C.温度升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5.
小孟在配制食盐水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食盐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13.6 |
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B.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C.实验中10g水最多能溶解4g 食盐 |
D.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④>③>②>① |
3.填空题- (共6题)
8.
10月30日十七届西博会“舞动的水滴展”在西湖水面上举行.展览主角五个“大水滴”代表浙江五水共治,呼吁珍惜水资源,仁爱自然.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重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供水”,虽然杭州是江南水乡代表城市之一,但是杭州也缺水.你觉得杭州缺水的原因可能是: (请写出一点).“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水的循环利用是“抓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下列几个步骤可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
C.及时拧紧水龙头 |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
9.
请根据如表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溶液②的质量为 _g,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 |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
再加10g硝酸钾,搅拌,还有3.4g固体不溶 | 得溶液② |
溶液②的质量为 _g,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10.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如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如图中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
(3)实验室需要将35%的浓盐酸稀释为7%的稀盐酸.现要配制500g该浓度稀盐酸,需要35%浓盐酸 g.

(1)从如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如图中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
(3)实验室需要将35%的浓盐酸稀释为7%的稀盐酸.现要配制500g该浓度稀盐酸,需要35%浓盐酸 g.
11.
现有三种物质,它们的性质如表
常用物质分离的方法有A.过滤B.蒸馏 C.蒸发结晶D.冷却热饱和溶液,请从上述四种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填空:
(1)若由Ⅰ和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2)若由Ⅱ和Ⅲ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3)若由Ⅰ、Ⅱ和Ⅲ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物质 | 状态 | 溶于水的情况 |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
Ⅰ | 固态 | 不溶于水 | ── |
Ⅱ | 固态 | 溶于水 | 较大 |
Ⅲ | 固态 | 溶于水 | 较小 |
(1)若由Ⅰ和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2)若由Ⅱ和Ⅲ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3)若由Ⅰ、Ⅱ和Ⅲ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