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937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6/30

1.推断题(共1题)

1.
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图甲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写粒子符号);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2.单选题(共7题)

2.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海水制“碱”
C.海水制镁
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
3.
甲烷和水反应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C.该反应中含两种有机物
D.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4:7
4.
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A. 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mO2的情况下产生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
D.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5.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医学诺贝尔奖,她是第一个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治疗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
C.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铜粉与氧气加热生成黑色粉末氧化铜
B.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淀粉遇碱变蓝色
7.
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D.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0g水,得到10%的甲溶液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3.填空题(共5题)

9.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3)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4)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0.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从O,H,N,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能提供呼吸的单质:   
(2)酸:
(3)碱:
(4)不含金属元素的盐:
11.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后,消防专家确认,大约40种危险品中就有700吨剧毒氰化钠(NaCN)。
(1)氰化钠(NaCN)泄漏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高效处理,氰化钠、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氰化钠是工业上冶炼黄金的重要原料,共业上生产氰化钠的化学式为:
2Na+2X+2NH3═2NaCN+3H2
①X的化学式为   
②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12.
洲河被成为达州的“母亲河”,洲河污染严重,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让市民喝上放心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洲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3)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
(5)为保护“母亲河”,请你提出一条防水污染的建议:    
13.
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1)下列材质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合金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E.钢筋混凝土
(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KNO3B.CO(NH22C.Ca3(PO42D.K2SO4
(3)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应多食鸡蛋、牛奶等食物,因为它们都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4.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为Ca(OH)2、Na2CO3、稀盐酸、NaCl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它们,现将这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标号为A、B、C、D,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邀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A、B、C、D分别是什么溶液?
(实验药品)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仪器)试管、橡胶滴管、烧杯等。
(收集证明)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分别取A、B、C、D溶液少量于试管中,两两混合
A、B混合产生大量气泡,C、D混合无明显现象
A、B是 溶液中的一种,
C、D是 溶液中的一种
(2)各取A、B、C、D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A、D变红,B、C无明显现象
A为 溶液;
C为 溶液;由此区分出B、D溶液
 
(反思与体会)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
(继续探究)
将实验操作(2)实验后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静置后发现,烧杯底都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应补充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