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正确认识化学物质及其性质,人们才能更好的应用物质,阅读并回答问题:
A氢气能燃烧生成水
B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氢气难溶于水
D液态的氢气也能做火箭或导弹的高能燃料,燃烧生成水
E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F水在常压下受热,1000C沸腾
(1)写出上述文字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符号
氢气 液态氢气 氧气 水
(2)文字表达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常用方法,请用文字表达式描述A和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注明基本的反应类型。
A. ,属于 反应。
E. ,属于 反应。
(3)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物质不同的本质属性。A中描述的是氢气的 性质,它与B.C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
(4)“从微观的视角看世界”有利于我们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①E和F描述的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②在E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
③A和D比较,你获得的结论是 。
A氢气能燃烧生成水
B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氢气难溶于水
D液态的氢气也能做火箭或导弹的高能燃料,燃烧生成水
E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F水在常压下受热,1000C沸腾
(1)写出上述文字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符号
氢气 液态氢气 氧气 水
(2)文字表达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常用方法,请用文字表达式描述A和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注明基本的反应类型。
A. ,属于 反应。
E. ,属于 反应。
(3)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物质不同的本质属性。A中描述的是氢气的 性质,它与B.C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
(4)“从微观的视角看世界”有利于我们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①E和F描述的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②在E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
③A和D比较,你获得的结论是 。
2.单选题- (共11题)
2.
下列对于物质的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相互作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是,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
C.我们观察到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 |
D.凡是有吸收或释放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6.
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气态、液态 |
B.气态、固态、液态 |
C.固态、液态、气态 |
D.液态、气态、固态 |
7.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以下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究高效化肥和农药 | B.研究海洋的潮起潮落时间 |
C.研究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 D.研究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 |
9.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一致的选项是( )
| 操作或现象 | 分子的特性 |
A |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 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B | 小麦能被粉碎成面粉 | 分子很小 |
C | 破镜难重圆 | 分子间存在斥力 |
D | 将25m3的氧气加压到0.024 m3的钢瓶中 | 分子间有间隔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14.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净化黄泥水的实验,请回答:
(1)从组成物质的种类看,黄泥水属于 物。要除掉黄泥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该方法是根据各成分 的不同进行分离的。现在提供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胶头滴管、滤纸,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有 、 。进行该项操作时,发现速度较慢,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回答1点) 。
(2)该同学进行(1)中操作后,发现得到的液体略带黄色,你认为他可以加入 物质除掉这种颜色,这个过程属于 变化,这样得到的澄清的液体是硬水还是软水,他可以用 来检验
(1)从组成物质的种类看,黄泥水属于 物。要除掉黄泥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该方法是根据各成分 的不同进行分离的。现在提供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胶头滴管、滤纸,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有 、 。进行该项操作时,发现速度较慢,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回答1点) 。
(2)该同学进行(1)中操作后,发现得到的液体略带黄色,你认为他可以加入 物质除掉这种颜色,这个过程属于 变化,这样得到的澄清的液体是硬水还是软水,他可以用 来检验
5.实验题- (共1题)
15.
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过程:(1)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①白色圆柱形固体 ②有轻微的气味 ③质地较软 ④密度比水小 ⑤有可燃性 ⑥受热易熔化 ⑦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
(2)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
(3)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能转化为 能和 能。小敏发现蜡烛燃烧时还流烛泪,蜡烛“流泪”属于 变化。
(4)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
【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经过讨论后,排除了①②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
【反思】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你认为他应该
实验过程:(1)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①白色圆柱形固体 ②有轻微的气味 ③质地较软 ④密度比水小 ⑤有可燃性 ⑥受热易熔化 ⑦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
(2)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 | | 有水生成 |
步骤二 | | | 有二氧化碳生成 |
(4)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
【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经过讨论后,排除了①②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
【反思】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你认为他应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