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一中学九年级上月考一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8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8

1.简答题(共1题)

1.
正确认识化学物质及其性质,人们才能更好的应用物质,阅读并回答问题:
A氢气能燃烧生成水
B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氢气难溶于水
D液态的氢气也能做火箭或导弹的高能燃料,燃烧生成水
E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F水在常压下受热,1000C沸腾
(1)写出上述文字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符号
氢气 液态氢气  氧气  
(2)文字表达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常用方法,请用文字表达式描述A和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注明基本的反应类型。
A.  ,属于 反应。
E.  ,属于 反应。
(3)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物质不同的本质属性。A中描述的是氢气的 性质,它与B.C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4)“从微观的视角看世界”有利于我们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①E和F描述的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②在E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③A和D比较,你获得的结论是    

2.单选题(共11题)

2.
下列对于物质的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相互作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是,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C.我们观察到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
D.凡是有吸收或释放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3.
人们研究化学反应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物质和能量,下列人们获取能量的方法中没有涉及化学方法的是(  )
A.热电厂烧煤发电B.用炸药开山修路
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D.用蜡烛照明
4.
已知“”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关于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描述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5.
下列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是银白色固体B.放出大量的热
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
6.
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气态、液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液态、气态
D.液态、气态、固态
7.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以下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究高效化肥和农药B.研究海洋的潮起潮落时间
C.研究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研究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
8.
下列诗句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9.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一致的选项是(  )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小麦能被粉碎成面粉
分子很小
C
破镜难重圆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将25m3的氧气加压到0.024 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A.AB.BC.CD.D
10.
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构成水的基本粒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很快变干了B.用蒸馏的方法得到淡水
C.水通直流电后两个电极上有气泡冒出D.蔗糖溶于水,水变甜了
11.
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A.B.C.D.
12.
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反思与评价C.设计实验D.获得结论

3.选择题(共1题)

13.函数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   )

4.填空题(共1题)

14.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净化黄泥水的实验,请回答:
(1)从组成物质的种类看,黄泥水属于   物。要除掉黄泥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该方法是根据各成分   的不同进行分离的。现在提供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胶头滴管、滤纸,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有       。进行该项操作时,发现速度较慢,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回答1点)
(2)该同学进行(1)中操作后,发现得到的液体略带黄色,你认为他可以加入   物质除掉这种颜色,这个过程属于    变化,这样得到的澄清的液体是硬水还是软水,他可以用 来检验

5.实验题(共1题)

15.
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过程:(1)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①白色圆柱形固体 ②有轻微的气味 ③质地较软 ④密度比水小 ⑤有可燃性 ⑥受热易熔化 ⑦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2)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有水生成
步骤二
 
 
有二氧化碳生成
(3)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能转化为 能和  能。小敏发现蜡烛燃烧时还流烛泪,蜡烛“流泪”属于   变化。
(4)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
【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经过讨论后,排除了①②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
【反思】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你认为他应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