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以甲醛和苯酚为主要原料,经下列转化可合成酚醛树脂和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D(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已知:R1CH2COOCH2+R2COOCH3
CH3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D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下列性质中,能反映支链对苯环结构产生影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向稀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后,产生沉淀
(5)芳香化合物E(C8H10O2)与B的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1molE可与2 mol NaOH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1,则E有___________种可能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
(6)以CH3OH和CH3ONa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制备CH3COCH2 COOCH3的合成路线:CH3OH
______。

已知:R1CH2COOCH2+R2COO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D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下列性质中,能反映支链对苯环结构产生影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向稀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后,产生沉淀
(5)芳香化合物E(C8H10O2)与B的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1molE可与2 mol NaOH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1,则E有___________种可能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
(6)以CH3OH和CH3ONa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制备CH3COCH2 COOCH3的合成路线:CH3OH

2.综合题- (共1题)
2.
一定条件下,Fe、HCN与K2CO3可发生反应Fe+6HCN+2K2CO3=K4Fe(CN)6+H2↑+2CO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其配位数为___________。
(2)HCN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___________。
(3)键角NH3___________(填“>”“<”或“=")NF3,原因是___________。
(4)K4Fe(CN)6的中心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5)C、N、O、H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6)冰的晶体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金刚石的晶胞结构相似,水分子间以氢键相连,则一个晶胞中含有___________个氢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氢键的键长为dnm,则晶体密度ρ=___________g·cm-3(用含有d、NA的代数式表示)。
(1)金属铁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其配位数为___________。
(2)HCN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___________。
(3)键角NH3___________(填“>”“<”或“=")NF3,原因是___________。
(4)K4Fe(CN)6的中心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5)C、N、O、H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6)冰的晶体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金刚石的晶胞结构相似,水分子间以氢键相连,则一个晶胞中含有___________个氢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氢键的键长为dnm,则晶体密度ρ=___________g·cm-3(用含有d、NA的代数式表示)。

3.工业流程- (共1题)
3.
碲(Te)具有两性特征,铜阳极泥是提取碲的主要原料,碲在铜阳极泥中主要以Me2Te(Me表示金属Cu、Pb、Au、Ag等)的形式存在。
(1)利用“氯化浸出-还原法”制备Te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①浸出液的主要成分为CuSO4、 HAuCl4、H2TeO3,则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浸出”过程中,加入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浸出”过程中,有少量污染性气体生成,需要进行尾气处理,该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名称)
②已知 HAuCl4是一种强酸,则“一级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欲得到64g碲,则“二级还原”过程中至少需通入___________mol SO2。
(2)“氧化碱浸-电解法”指的是在氧化剂的作用下,Cu2T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TeO3,经电解即可获得Te。
①以空气为氧化剂进行“氧化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与“氯化浸出-还原法”相比“氧化碱浸-电解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任写一点)
(1)利用“氯化浸出-还原法”制备Te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①浸出液的主要成分为CuSO4、 HAuCl4、H2TeO3,则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浸出”过程中,加入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浸出”过程中,有少量污染性气体生成,需要进行尾气处理,该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名称)
②已知 HAuCl4是一种强酸,则“一级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欲得到64g碲,则“二级还原”过程中至少需通入___________mol SO2。
(2)“氧化碱浸-电解法”指的是在氧化剂的作用下,Cu2T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TeO3,经电解即可获得Te。
①以空气为氧化剂进行“氧化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与“氯化浸出-还原法”相比“氧化碱浸-电解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任写一点)
4.单选题- (共4题)
4.
用多孔石墨电极完成下列实验。下列解释或推理合理的是
实验 | ![]() | ||
现象 | I中,a.b两极均有气泡产生 | II,a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 III,a极上析出灰白色固体 |
A.Ⅰ中电解一段时间后,c(Na2SO4)一定增大 |
B.由Ⅱ中反应H2+Cu2+=Cu↓+2H+可知,用玻璃导管将H2通入CuSO4溶液中,也会产生红色沉淀 |
C.Ⅲ中,只可能发生反应2Ag++Cu===Cu2++2Ag |
D.I中,a极上既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发生了物理变化 |
5.
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 SUNCAT的系统,借助锂循环可持续合成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得到的Li3N中N元素为—3价 |
B.过程Ⅱ生成W的反应为Li3N+3H2O===3LiOH+NH3↑ |
C.过程Ⅲ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过程Ⅲ涉及的反应为4OH--4e-=O2↑+2H2O |
6.
轮烷的某种合成原料由C、H、O三种元亲组成,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名称为乙酸乙酯 |
B.该化合物与Br2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 |
C.该化合物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
D.该化合物的链状同分异构体中,能与 NaHCO3反应放出CO2的只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7.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合成分子机器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分子机器是一种特殊的超分子体系,当体系受到外在刺激(如pH变化、吸收光子、电子得失等)时,分子组分间原有作用被破坏,各组分间发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驱动分子机器时,需要对体系输入一定的能量 |
B.分子状态的改变会伴随能量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C.氧化还原反应有可能是刺激分子机器体系的因素之一 |
D.光照有可能使分子产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 |
5.实验题- (共1题)
8.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与铜粉、Na2O2的反应。

已知:①NO与Na2O2可发生反应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NO3-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SO4+NO
Fe(NO)SO4(棕色)
I.关闭K3,打开K2,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装置H中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关闭K2,打开K3,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并制备NaNO2。
(4)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2、NO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NaNO2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mL酸性KMnO4溶液。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已知:①NO与Na2O2可发生反应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NO3-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SO4+NO

I.关闭K3,打开K2,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装置H中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关闭K2,打开K3,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并制备NaNO2。
(4)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2、NO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NaNO2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mL酸性KMnO4溶液。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