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城区三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50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6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g
28.0
23.2
18.4
18.4
 
(1)共制得氧气_____________g。
(2)计算原混合物中所含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g?
(3)计算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g?

2.简答题(共1题)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2题)

3.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冶炼B.高粱酿酒C.水结冰D.烧制陶器
4.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 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 C2H8N2+2N2O4 =" 3" X↑+2CO2↑+4H2O↑其中X的化学式
A.N2B.NOC.NO2 D.NH3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氮气作粮食瓜果保护气D.铜用于制作导线
6.
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度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没有影响
7.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⑦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⑤D.①②⑤⑥
8.
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表中a的值为2.6
B.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可能含有氢元素
D.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10.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11.
已知氮的氧化物A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A的化学式为(  )
A.NOB.N2OC.NO2D.N2O5
12.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
A.减少饮水量,以节约用水
B.减少植树造林面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
C.将洗过菜、洗过衣服的水用来冲洗厕所马桶
D.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凭借水体自净能力重复使用
13.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AB.BC.CD.D

4.选择题(共2题)

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15个字)

    在辞旧迎新的除夕,①{#blank#}1{#/blank#},称为“守岁”。②{#blank#}2{#/blank#},早在晋朝人周处写的《风土记》里,就有“守岁”的记载,他在说到年俗时说,年末人家相互赠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录。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并没有普及到全国,③{#blank#}3{#/blank#}。唐朝就有许多咏唱守岁的诗篇,而且不限于一地。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唐太宗也有《守岁》诗为证。

16.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填空题(共5题)

17.
用序号按要求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蒸馏水②氧化镁③氧气④空气⑤水银⑥高锰酸钾.
(1)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________;(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4)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1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②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③3个二氧化碳分子 ___________;   ④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符号“4SO42-”中“4”表示____________;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一些发达国家现已基本采用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ClO2.ClO2读作_____,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0.
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___个.
21.
有关水和溶液的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净水的主要过程是沉淀____________、吸附、消毒.
(2)家庭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3)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此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6.实验题(共1题)

22.
小霖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霖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霖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霖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    ;
[实验结论]根据小霖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