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苯酚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任写一个)。
苯酚的用途之一是与甲醛反应合成酚醛树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丙酮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
②分子中只存在单键,且能与钠反应产生H2:____________。
(4)异丙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烃的还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 X最适宜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NaOH b.CaCO3 c.NaHCO3 d.CaO
(6)蒸馏时先得到的产品是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 | 相对分子质最 | 密度/(g•cm-3) | 沸点/℃ |
异丙苯 | 120 | 0.8640 | 153 |
丙酮 | 58 | 0.7898 | 56.5 |
苯酚 | 94 | 1.0722 | 182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苯酚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任写一个)。
苯酚的用途之一是与甲醛反应合成酚醛树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丙酮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
②分子中只存在单键,且能与钠反应产生H2:____________。
(4)异丙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烃的还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 X最适宜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NaOH b.CaCO3 c.NaHCO3 d.CaO
(6)蒸馏时先得到的产品是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
异戊巴比妥是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它的一种同系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D中含有两个羧基,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⑥除生成G外,另一个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异戊巴比妥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与G的合成仅在起始原料和反应⑤中加入的反应物不同,则异戊巴比妥的起始原料和反应⑤中加入的反应物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D中含有两个羧基,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⑥除生成G外,另一个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异戊巴比妥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与G的合成仅在起始原料和反应⑤中加入的反应物不同,则异戊巴比妥的起始原料和反应⑤中加入的反应物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1题)
5.
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①CH3CH2CH3 ②
③CH3CH2CH2Br
④CH3CH2CH2OH ⑤CH3CH2CHO ⑥HCOOCH2CH3
①CH3CH2CH3 ②

④CH3CH2CH2OH ⑤CH3CH2CHO ⑥HCOOCH2CH3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6.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贫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分离、提纯→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
B.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別为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
C.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 |
D.可用质谱法确定分子中含有何种官能团的信息 |
7.
乙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8H20O2,具有弱酸性 |
B.分子中只含有羟基一种官能闭 |
C.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 |
D.与浓溴水只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8.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以用“键线式”表示,其中线表示键,线的交点与短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己知利用某写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可贮存太阳能,如降冰片二烯(NBD)经太阳光照射转化成四环烷(Q)的反应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Q的氯代物只有3种
C. NBD和Q互为同分异构体 D. NBD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芳香烃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Q的氯代物只有3种
C. NBD和Q互为同分异构体 D. NBD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芳香烃
11.
在1.01×l05Pa下,测得某些烷烃的沸点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 沸点(℃) |
正丁烷 | -0.5 |
正戊烷 | 36.1 |
异戊烷 | 27.8 |
新戊烷 | 9.5 |
正己烷 | 69.0 |
A.C5HI2的沸点随支链的增加而降低 |
B.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 |
C.标准状况下,lmol新戊烷的体积为22.4L |
D.其他条件相同时,降低温度,以上5种烷烃中正丁烷最先液化 |
12.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 |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有大量黑烟 |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50~60℃的方法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
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原因是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
13.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苯与硝酸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
14.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4NA |
B.60 g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 |
C.标准状况下,2.24LCHC1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
D.16 g甲烷与足量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氯甲烷的分子数为NA |
16.
某小组用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在图1试管中加入5mL溴乙烷和10mL 6mol/L NaOH水溶液,振荡,水浴加热。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图2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图2装置中分别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
B.图1试管中物质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液体出现分层 |
C.图2中试管A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溴乙烷 |
D.图2若无试管A,可将B中试剂改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
B.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
C.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348K时活性更强 |
D.为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存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
19.
某油脂的结构如图所示,R1、R2、R3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且互不相同,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混甘油酯 |
B.在人体内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
C.一定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D.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
20.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这样描述:“乌梅去核,一升许肉,以五升苦酒渍数日,曝干,擣(同“捣”)作屑.欲食,辄投水中,即成醋尔.”下列有关醋的主要成分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元酸 | B.0.lmol/L乙酸溶液的pH=l |
C.与乙醇反应时O-H键断裂 | D.含有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得到较多的轻质油 |
B.“西气东输”中输送的气体主要是乙烯 |
C.煤间接液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各种芳香烃 |
D.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蜡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 |
3.多选题- (共1题)
24.
下列关于炔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 |
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
C.碳原子数相同的炔烃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
D.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4.填空题- (共1题)
25.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別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关于B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1molB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4)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力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
①A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与NaOH溶液共热: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关于B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1molB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4)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力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
①A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与NaOH溶液共热: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26.
某班在实验室进行制取乙酸乙酯的分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试管A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沸石。然后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③待试管B中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振荡后静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
(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4)现对全班同学试管B中的液体集中处理,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并回收乙醇,需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5)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装置中所装的药品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____。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①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试管A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沸石。然后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③待试管B中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振荡后静置。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熔点/℃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乙醇 | 46 | 0.789 | -117.3 | 78.5 | 以任意比互溶 |
乙酸 | 60 | 1.050 | 16.6 | 117.9 | 易溶 |
乙酸乙酯 | 88 | 0.897 | -84 | 77 | 难溶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
(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4)现对全班同学试管B中的液体集中处理,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并回收乙醇,需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5)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装置中所装的药品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____。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2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