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54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2

1.推断题(共2题)

1.
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
相对分子质最
密度/(g•cm-3)
沸点/℃
异丙苯
120
0.8640
153
丙酮
58
0.7898
56.5
苯酚
94
1.0722
18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苯酚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任写一个)。
苯酚的用途之一是与甲醛反应合成酚醛树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丙酮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
②分子中只存在单键,且能与钠反应产生H2:____________。
(4)异丙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烃的还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 X最适宜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NaOH    b.CaCO3    c.NaHCO3 d.CaO
(6)蒸馏时先得到的产品是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
异戊巴比妥是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它的一种同系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D中含有两个羧基,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⑥除生成G外,另一个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异戊巴比妥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与G的合成仅在起始原料和反应⑤中加入的反应物不同,则异戊巴比妥的起始原料和反应⑤中加入的反应物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1题)

3.
下列烃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2-乙基丁烷B.2-乙基-2-丁烯
C.2-甲基-1-丁炔D.1,2-二甲苯
4.
下列各对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A.B.
C.石墨与足球稀D.CH3OH与CH3CH(OH)CH3
5.
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①CH3CH2CH3   ②   ③CH3CH2CH2Br
④CH3CH2CH2OH ⑤CH3CH2CHO   ⑥HCOOCH2CH3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④⑤⑥
6.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贫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分离、提纯→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B.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別为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C.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
D.可用质谱法确定分子中含有何种官能团的信息
7.
乙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8H20O2,具有弱酸性
B.分子中只含有羟基一种官能闭
C.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
D.与浓溴水只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8.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以用“键线式”表示,其中线表示键,线的交点与短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己知利用某写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可贮存太阳能,如降冰片二烯(NBD)经太阳光照射转化成四环烷(Q)的反应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Q的氯代物只有3种
C. NBD和Q互为同分异构体    D. NBD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芳香烃
9.
由1-溴丁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取1-丁炔,其过程中先后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加聚
A.①③④B.③②①C.③②③D.①②③
10.
在3支试管中分别装有:①lmL苯和3mL水:②lmLCCl4和3mL水;③lmL乙醇和3mL水。图中三支试管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③①
11.
在1.01×l05Pa下,测得某些烷烃的沸点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沸点(℃)
正丁烷
-0.5
正戊烷
36.1
异戊烷
27.8
新戊烷
9.5
正己烷
69.0
 
A.C5HI2的沸点随支链的增加而降低
B.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
C.标准状况下,lmol新戊烷的体积为22.4L
D.其他条件相同时,降低温度,以上5种烷烃中正丁烷最先液化
12.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有大量黑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50~60℃的方法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原因是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13.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与硝酸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14.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4NA
B.60 g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
C.标准状况下,2.24LCHC1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D.16 g甲烷与足量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氯甲烷的分子数为NA
15.
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3OHB.CH2BrC(CH3)3
C.CH3CH2C(CH3)2OHD.CH3CH2C(CH3)2CH2Br
16.
某小组用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在图1试管中加入5mL溴乙烷和10mL 6mol/L NaOH水溶液,振荡,水浴加热。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图2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图2装置中分别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B.图1试管中物质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液体出现分层
C.图2中试管A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溴乙烷
D.图2若无试管A,可将B中试剂改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C.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348K时活性更强
D.为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存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18.
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I2O2,己知

且C、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9.
某油脂的结构如图所示,R1、R2、R3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且互不相同,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混甘油酯
B.在人体内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C.一定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20.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这样描述:“乌梅去核,一升许肉,以五升苦酒渍数日,曝干,擣(同“捣”)作屑.欲食,辄投水中,即成醋尔.”下列有关醋的主要成分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元酸B.0.lmol/L乙酸溶液的pH=l
C.与乙醇反应时O-H键断裂D.含有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1.
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热塑性塑料
B.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有两种物质
C.人造羊毛的单体是
D.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B.合成纤维C.光导纤维D.合成橡胶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得到较多的轻质油
B.“西气东输”中输送的气体主要是乙烯
C.煤间接液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各种芳香烃
D.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蜡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

3.多选题(共1题)

24.
下列关于炔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
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C.碳原子数相同的炔烃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D.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填空题(共1题)

25.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別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关于B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1molB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4)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力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
①A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与NaOH溶液共热: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6.
某班在实验室进行制取乙酸乙酯的分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试管A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沸石。然后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③待试管B中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振荡后静置。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水中溶解性
乙醇
46
0.789
-117.3
78.5
以任意比互溶
乙酸
60
1.050
16.6
117.9
易溶
乙酸乙酯
88
0.897
-84
77
难溶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
(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4)现对全班同学试管B中的液体集中处理,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并回收乙醇,需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5)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装置中所装的药品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____。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2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