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35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计算题(共1题)

1.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到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流程题(共1题)

2.
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等工业。工业常用PSA变压吸附制氮气,某学习小组查阅到相关制氮气工艺流程,并展开学习,请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
(1)、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强度不同,如图所示;
    
(2)、气压越大,碳分子筛吸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3)、碳分子筛可以再生,能重复使用。
①请由高到低依次写出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元素符号_______
②根据工艺流程,资料1图像中气体①是_______
③碳分子筛再生的方法是_______
④N2和H2在500℃、200MPa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3.
某同学发现许多的食品包装袋中都有脱氧剂,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对某铁系脱氧剂展开了探究:打开脱氧剂,将其倒在滤纸上,观察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红色粉末和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粉末、红色粉末和白色粉末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1)铁系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还含有活性炭及少量氯化钠。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铁消耗包装袋内的氧气而变成铁锈。
(2)氯化钠与铁粉不反应,但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黑色粉末是氧化铜,红色粉末是铜,白色粉末是氯化钠;
猜想二:黑色粉末是铁,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白色粉末是氯化钠。
小明认为猜想一不正确,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脱氧剂粉末,用磁铁吸引
部分黑色粉末被磁铁吸引
说明该脱氧剂中含有铁

取①中未被磁铁吸引的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_______色,黑色粉末未溶
说明该脱氧剂中含有_____。
 
写出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
(拓展延伸)氯化钠能够加快铁生锈,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
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在生活中具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和小苏打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信息①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溶液的强;
信息②: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会产生一种白色固体以及二氧化碳和水,而Na2CO3不易分解。
(实验过程)
(1)实验一:充分加热后,A、B两个烧杯中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二: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区分无色Na2CO3溶液与NaHCO 3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
A 加热  B 用pH试纸测碱性强弱  C 滴加稀盐酸
(实验反思)
(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__。
(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
(5)可用小苏打治疗轻度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的病人,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
(注意:若答对(实验拓展)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拓展)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 NaHCO 3后的白色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并完成如表。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I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再加入足量的_____,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产物含Na2CO3

少量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_____
_____
产物不含NaOH
 

4.单选题(共10题)

5.
芜湖市繁昌窑被称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B.成型
C.干燥D.烧结
6.
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图。“●”和“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生成物是氧化物
C.属于化合反应D.共有三种分子
7.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
C.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
乙酸乙酯(分子结构式如图)是制药工业重要原料,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B.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乙酸乙酯中含有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D.乙酸乙酯分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9.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变成Mg2+
B.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C.三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镁、铝、硅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等于8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粒子
D.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11.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D.将t1℃时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1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测溶液的pH
C.加热液体D.闻气味
13.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用加碘盐,其目的是防止缺碘引起的贫血
B.小苏打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
C.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涂上硼酸溶液
14.
天然气分子被包进水分子中,在低温与高压下结晶形成外观像冰一样的物质,由于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隔B.它的化学性质与水相似
C.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D.它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5.填空题(共1题)

15.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
瘦肉、加碘食盐等,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人体缺碘可能得的疾病是____________;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4)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______作用;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棉布围裙B.塑料保鲜膜C.不锈钢炊具D.橡胶轮胎

6.实验题(共1题)

16.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见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⑦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并欲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为_____(选择一套,填序号)当用如图2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排水法收集O2所得气体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