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ⅲ)如果用a、b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和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关系_______。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3)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 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 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 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无色气体A是____,溶液C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在蓝色溶液B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已知铜锈样品的质量10g,固体F的质量是3.2g,则铜锈中含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ⅲ)如果用a、b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和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关系_______。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3)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 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 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 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无色气体A是____,溶液C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在蓝色溶液B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已知铜锈样品的质量10g,固体F的质量是3.2g,则铜锈中含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仔细观察上表,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
(3)第3周期(横行)中第13号元素的是________,其阳离子是________.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和Ne b.Li和Na c.Al和Si d.F和Cl

(1)请仔细观察上表,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
(3)第3周期(横行)中第13号元素的是________,其阳离子是________.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和Ne b.Li和Na c.Al和Si d.F和Cl
3.
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处理泉水的过程中,所得液体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处理泉水的过程中,所得液体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玻璃棒不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
3.单选题- (共8题)
4.
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吃鱼后,鱼肉中的钙元素可能会留在人体骨骼内 |
B.外星球上水分子与地球上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
C.冰中的水分子被冻住了,分子不再运动 |
D.剪断铜导线时,铜原子可能被剪成两半 |
5.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O3)(3O2
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和O3是同一种物质 |
B.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
C.O2和O3都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 |
D.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 |
7.
我国纪念
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肥皂水遇软水能够产生大量气泡,遇硬水产生泡沫较少并有浮渣产生 |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
D.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8.
过滤是初中学生要求掌握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之一.下列关于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
9.
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 | B.负极产气体体积是正极气体体积的2倍 |
C.负极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D.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8:1 |
10.
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
现象放大图 | ![]() | ![]() | ![]() | ![]()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2题)
5.多选题- (共3题)
6.填空题- (共3题)
17.
请将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C+O2
CO2②CO+CuO
CO2+Cu③H2+O2
H20④H2O2
H2O+O2↑⑤CO2+Ca(OH)2=CaCO3
+H2O.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19.
我们知道碳单质(如木炭)燃烧有两种形式:①C+O2
CO2②2C+O2
2CO
(1)根据①要生成CO2,此时m(C):m(O2)≤3:8;根据②要生成CO,m(C):m(O2)________ 3:4.
(2)当3:8< m(C):m(O2)<3:4时,生成物是________.
(3)下面数轴上的点表示m(C):m(O2)的比值,请你在m(C):m(O2)的三个区间处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产物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①要生成CO2,此时m(C):m(O2)≤3:8;根据②要生成CO,m(C):m(O2)________ 3:4.
(2)当3:8< m(C):m(O2)<3:4时,生成物是________.
(3)下面数轴上的点表示m(C):m(O2)的比值,请你在m(C):m(O2)的三个区间处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产物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0.
(1)实验操作必须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否则易造成实验的失败,甚至会造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中你认为符合规范的有________。
E.试管内壁被油脂玷污,先加入热的纯碱溶液洗涤,再用水冲洗
F.为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火焰熄灭与否
(2)量取和稀释的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密度:1.84g/mL)稀释成10%的稀硫酸(密度:1.07g/mL)1000mL.计算需要浓硫酸多少毫升________,水多少毫升________?
A.实验桌上,易燃、易爆药品与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要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
B.实验过程中剩余的废酸、废碱溶液应倒入水池中. |
C.使用浓酸、浓碱要特别注意安全.可以用稀酸、稀碱,就不用浓酸、浓碱. |
D.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
F.为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火焰熄灭与否
(2)量取和稀释的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密度:1.84g/mL)稀释成10%的稀硫酸(密度:1.07g/mL)1000mL.计算需要浓硫酸多少毫升________,水多少毫升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