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甲同学误把
溶液当作酸与
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他联想到
可作为
分解的催化剂,那么
能否作为
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能作为
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
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常温下
溶液缓慢分解.
实验二 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
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________.
实验三 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
.说明________.
[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
粉末可以作为
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这一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


实验二 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

实验三 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

[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


[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这一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2.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可制取氧气.
.加热氧化汞
.分离空气
.加热分解
.加热分解
.分解
.________
请你在
处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若用右图装置加热
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前应该先________,再________.












3.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构想.水是生命之源,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元素.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说说如何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说两点)
水除了在工农业生成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用途外,在化学实验室里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请你说说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单选题- (共14题)
7.
下列关于原子与离子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离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B.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离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 |
C.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转化成离子,离子不可以转化成原子 |
D.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是电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B.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D.氧气、二氧化碳、氧化铜中都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
11.
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要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钚是非金属元素 B. 钚是稀有气体元素
C. 钚是金属元素 D.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A. 钚是非金属元素 B. 钚是稀有气体元素
C. 钚是金属元素 D.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13.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O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
B.做铁在O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
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人蒸馏水 |
D.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装置 |
14.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B.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 |
C.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
D.用水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 |
15.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B.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
16.
小英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好后,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5 mL | B.大于15 mL |
C.小于15 mL | D.无法确定 |
4.选择题- (共1题)
5.多选题- (共3题)
19.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B.吸附能除去水中所有的可溶性杂质 |
C.蒸馏可使海水转化为软水 |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 |
20.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态水结成冰,水分子变大,因而体积膨胀 |
B.通常情况下,水可以灭火,但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用水来灭火 |
C.水蒸发过程和水电解过程的不同在于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改变 |
D.水中含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
6.填空题- (共2题)
22.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③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④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⑤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
.①③
.②③
.④⑤
.③⑥
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加大约一药匙铜粉;
②冷却,打开止水夹;
③连接好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
④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药品部位,加热大约
分钟;
⑤读数并记录.
若没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③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④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⑤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





实验步骤:
①加大约一药匙铜粉;
②冷却,打开止水夹;
③连接好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
④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药品部位,加热大约

⑤读数并记录.

23.
(10分)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空气主要由 (填物质名称)和氧气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等。
(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 (填字母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可用于 。
A.制造霓虹灯 B.医疗急救
(3)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该项目监测项目有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4)右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 ;
c.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分,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④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能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现象为 。
(1)空气主要由 (填物质名称)和氧气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等。
(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 (填字母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可用于 。
A.制造霓虹灯 B.医疗急救
(3)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该项目监测项目有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4)右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 ;
c.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分,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④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能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现象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