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2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

1.简答题(共2题)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_____构成的;
(3)从性质和变化角度看:水通电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正极产生5mL气体时,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_____。
(4)从水的重要性来看,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_____。请你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节水措施_____。
2.
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作用是_____.
(2)图2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 ,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图3操作中玻璃棒起_____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老师在课堂上做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大家观察到热水中的品红扩散速率更快.因此大家认为品红扩散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有同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品红扩散的速率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假设)还可能与品红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扩散越快.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_____
[实验现象] _____ 
[结论] _____
(分析推理、获取结论)假设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推断题(共1题)

4.
A~H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F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G_____
(2)上述四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中MnO2所起的作用是_____。

4.单选题(共16题)

5.
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花朵瓣成花瓣 B.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6.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7.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  )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8.
下列名称中有“水”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肥皂水C.蒸馏水D.自来水
9.
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10.
居里夫妇年从几吨铀盐废料中提炼出镭.镭具有放射性,镭原子会分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中子数为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个中子、个电子的氦原子,并放出放射能.试推测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
A.B.C.D.
11.
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12
C.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D.核外电子数为24.31
12.
加磷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13.
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14.
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B.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C.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
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1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6.
最早通过定量实验测定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门捷列夫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
17.
下列气体均未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一组是(   )
A.CO2,N2B.SO2,COC.NO2,O2D.NO2,SO2
18.
下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能降低水的硬度
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化合物
C.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
D.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
19.
.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
2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

5.选择题(共3题)

21.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只担心它抽不出叶来。_____________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①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②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③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④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22.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只担心它抽不出叶来。_____________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①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②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③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④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2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6.填空题(共3题)

24.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铜原子_____。
(2)4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
(4)氦气_____。
25.
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甲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A代表的一种元素是_____。
(2)小明模仿甲图构建了NH4NO3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乙图),则乙图中表示氮元素的是_____。(选填“A”“B”“C”)
26.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_____周期,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

7.实验题(共2题)

27.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可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其原因是_____;还可以用于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
(3)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
(4)现有如下资料:
①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制取N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28.
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_____(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2)然后,由_____(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