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终学习能力诊断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2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27

1.选择题(共5题)

1.

小丽乘坐高铁从上海到南京,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站名

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7:25

7:42

7:58

8:38

发车时间

7:00

7:27

7:44

7:59


里程/km

0

84

126

165

301

由运行时刻表可知,从常州到南京的里程为 {#blank#}1{#/blank#}  km,列车从上海到苏州的平均速度是 {#blank#}2{#/blank#}  km/h.

2.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3.

在观察鲫鱼的鳍摆动时,如果剪掉鲫鱼的胸鳍或腹鳍,鱼体将(  )

4.

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其意义是(  )

5.

若以F1(﹣3,0),F23,0)为焦点的双曲线过点(2,1),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blank#}1{#/blank#} 

2.句子默写(共1题)

6.
默写
1. 、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宠辱偕忘。
3. 、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
4. 、___________,而顷刻两毙。
5. 、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
6. 、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小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这首曲中“ ”一词明确呼应标题中的“秋”。(2分)
【小题2】、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人名。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楚庄王伐越  (_______)
(2)政乱弱    (_______)
【小题2】以下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智慧有问题就像我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
B.我担心人的智慧像睫毛一样有病,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C.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D.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小题3】“庄王乃止”的行为可用文中“__________”一句话加以评价。
【小题4】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目不见睫”,可用来讽刺那些_________________的人。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小题1】、以上选文由___朝著名学者____写给其学生,用以勉励。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书非借不能读也
【小题3】、判断下列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中天子、富贵人、其他人及作者本人的事例都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_____)
(2)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两个主要目的:劝勉黄生专心读书;督促黄生尽快还书。(_____)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转出一个东西南北

詹克明

①地理学家惯识东西南北,故把地球两刀切成四块:一刀切出北半球、南半球;二刀切出东半球、西半球。其实囫lún一球,各向同性,本无东西南北。

②平日里我们身居大地,看惯了太阳东升西落,北阴南阳,自然会得出东西南北概念。可是在一个球面上,这四方又当如何定位?

③再者,当我们来到北极,准确立足于地理极点之上,周围一切皆南,这“东”“西”又安在?

④我想起几天前刚看到2011年4月1日报载:中国要在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地区建立一座“全球纬度最高”的天文台。我们何不在此天文台也顺便建立一台“中华日晷”呢?倘若真的要在南极添置这台日晷,有一至关重要之事必须提醒,那就是——南极“中华日晷”的晷盘刻度必须与中国现行日晷的盘面刻度顺序相反!对于看惯了北半球中国日晷的人而言,必须注意:南极需要的是“反晷”!   

⑤极点是一个无限小的圆。尽管它只是一个“点”,但仍然保有“圆”的属性。你仍旧可以根据“旋向”确定东西方向。当你在极点,如北极,站定不动,向外望去,任何方向都是南方。但只要你由静变动做原地转身,沿顺时针方向自转就是向“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是向“东”。

⑥可见,立足极点同样可以有东南西北。“静”得  A ,“转”见  B

⑦美国人加文·韦特曼《极地探险家》一书对北极的地理坐标给出了特殊值——“北纬90°,西经0°”。

⑧地球仪上按15°间隔划出经线,共24条(每相邻经线为1小时“时差”)。所有的经线全都延伸交汇于南北极点。若承认极点是一个无限缩小的圆,那么这个纬度为90°的“圆”,必定也和其他圆形纬线一样,与相同数量的经线相交。换句话说,极点的经度应该可取东经、西经从0°——180°(包括整数、分数)中的任意值!你可以按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度定北极坐标为:北纬90°,西经0°;也可以按中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经度取值为:北纬90°,东经120°。只许取一个经度值就显得有点武断。况且0°本身就可取两个值,东经0°与西经0°,何以偏取“西经0°”?科学应准确地反映客观,不应该强加某一方面的偏爱。将北极地理坐标只给出北纬90°,西经0°,这显然还是把极点仅仅看做一个“点”,而没有看到它同时还具有“圆”的属性。严格说来,北极(南极)的经纬度应该是:北纬(南纬)90°,西经(东经)0°-180°任意值。   

⑨把玩地球仪居然看出了两个“经度任意值点”,对我而言也算是个小小的“地理新发现”吧。

【小题1】、根据第①段拼音写出汉字
囫lún(______)
【小题2】、作者提出在地球上本无东西南北难以确定方位,其理由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上下文,把“南北”和“东西”两个词填写在第六段A、B两处,并完整清楚地说明理由。
A处_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第八段作者之所以提出极地经度可以取任意值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该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小题5】、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作者所说,立足南极,顺时针方向是“东”,逆时针方向是“西”。
B.作者对自己把玩地球仪能够有新发现感到惊喜。
C.作者不满美国人没有使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经度值作为北极坐标。
D.作者认为完全静止的状态下,地球上有些地方是难以分辨方位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