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把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1) 表中“A”处内容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镁条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铁丝需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瓶底炸裂,需__________,铁丝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除了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还可以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该过程 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在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下列也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填序号)。
①锅炉爆炸 ②动植物的呼吸 ③食物的腐烂 ④水结成冰 ⑤酒和醋的酿造 ⑥农家肥的腐熟 ⑦火药爆炸
(5)某同学利用铁粉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将足量的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

物质 | 镁条 | 含碳0.05%的铁丝 | 含碳0.2%的铁丝 | 含碳0.6%的铁丝 |
燃烧时的现象 | 剧烈燃烧, 无火星。 |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 A_____ |
(1) 表中“A”处内容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镁条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铁丝需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瓶底炸裂,需__________,铁丝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除了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还可以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该过程 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在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下列也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填序号)。
①锅炉爆炸 ②动植物的呼吸 ③食物的腐烂 ④水结成冰 ⑤酒和醋的酿造 ⑥农家肥的腐熟 ⑦火药爆炸
(5)某同学利用铁粉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将足量的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为试管容积的1/5 |
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 |
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 |
D.如果把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 |
2.单选题- (共15题)
4.
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
B.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
C.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低温加压后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
11.
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玻璃态的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
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
C.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
15.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所需用量,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 |
B.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地方 |
C.用100mL的量筒量取8mL的水 |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 |
3.选择题- (共1题)
17.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 地区 | 西汉(2年) | 西晋(280年) | 唐代(742年) | 宋代(1080年) |
北方 | 965 | 149 | 493 | 459 |
南方 | 111 | 65 | 257 | 830 |
4.多选题- (共3题)
18.
蜡烛(足量)在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
B.蜡烛燃烧前瓶内气体是纯净物 |
C.实验过程中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
D.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瓶内氧气已完全反应 |
19.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 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 在收集的氧气中做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此实验失败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 B.实验前打磨细铁丝 |
C.铁丝的温度不够 | D.铁丝绕成螺旋状 |
20.
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下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A.加热碳酸氢铵 |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
C.洗干净后的摆放 | D.给液体加热 |
5.填空题- (共3题)
21.
按要求填空:
(1)按要求完成表格: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铜为“铜绿”的主要成分,“铜绿”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由______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受热分解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剩余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_;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改变”或“不变”)。
(3)表格中,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其在阳光下暴晒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达式表示),刺激性气味变浓烈是因为产生了________(填名称)。
名称 | 氮气 | 碱式碳酸铜 | | 氦气 | |
化学式 | ① | | S | ② | NH4HCO3 |
物质颜色 | | ③ | ④ | | ⑤ |
(1)按要求完成表格: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铜为“铜绿”的主要成分,“铜绿”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由______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受热分解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剩余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_;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改变”或“不变”)。
(3)表格中,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其在阳光下暴晒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达式表示),刺激性气味变浓烈是因为产生了________(填名称)。
22.
有下列物质: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3)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
(5)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6)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________;
(7)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8)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________。
A.石墨; | B.氦气; | C.食盐水; | D.二氧化硫;E.氮气;F.二氧化碳;G.氧气;H.金刚石;I.硅。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
(3)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
(5)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6)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________;
(7)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8)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________。
23.
有以下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1)用序号填空:
①产生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②产生浓厚的白烟的是________;
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________;④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光,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色火焰,铁丝在空气
中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燃烧,通过比较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可以发现,可燃物在___________(填“空气”或“氧气”)燃烧更剧烈。
A.木炭 | B.红磷 | C.铁丝 | D.硫磺 E.镁条 |
①产生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②产生浓厚的白烟的是________;
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________;④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光,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色火焰,铁丝在空气
中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燃烧,通过比较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可以发现,可燃物在___________(填“空气”或“氧气”)燃烧更剧烈。
6.实验题- (共2题)
24.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左侧注射器推到底,将右侧注射器从15ml刻度拉到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一段时间,活塞移到________ml刻度处,说明气密性良好。
(2)为了保证装置中的氧气被完全耗尽,红磷的用量应确保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_____________ mL。
(3)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 _________。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左侧注射器推到底,将右侧注射器从15ml刻度拉到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一段时间,活塞移到________ml刻度处,说明气密性良好。
(2)为了保证装置中的氧气被完全耗尽,红磷的用量应确保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_____________ mL。
(3)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 _________。
25.
A~I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

(1)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所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用来加热药品的仪器是 ____, ②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____,
③可用于夹持蒸发皿的仪器是 ____, ④用于固定实验装置的仪器是 ____,
⑤可用于短时间储存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⑥量取7ml水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在A~I中只能找到三种所需的仪器,还缺的一种是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1)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所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用来加热药品的仪器是 ____, ②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____,
③可用于夹持蒸发皿的仪器是 ____, ④用于固定实验装置的仪器是 ____,
⑤可用于短时间储存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⑥量取7ml水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在A~I中只能找到三种所需的仪器,还缺的一种是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