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利用如图
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试管上方聚集无色气体,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经检验,甲气体是________,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__.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
表示: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利用如图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__.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

2.计算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8题)
4.
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
C.蜡烛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水 |
5.
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布了获取金属氢的相关报告。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储藏着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
C.金属氢的构成与硅相似 |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等,故质子数相等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10.
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3H——表示三个氢元素 |
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
C.Al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
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
4.多选题- (共1题)
11.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观: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
B.微拉观:水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C.结构观: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
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5.填空题- (共6题)
12.
下图是前20号常见元素和粒子的相关信息,请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涉及到的元素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种;X=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C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钙元素处于第__________周期;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 (填序号)。

(1)图中涉及到的元素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种;X=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C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钙元素处于第__________周期;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 (填序号)。
13.
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
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20 g、15 g、10 g、5 g 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 A、B、C、D 四个烧杯中,_______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 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若固体是 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往 A、B 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溶解,A 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_____.

(1)在 A、B、C、D 四个烧杯中,_______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 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若固体是 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往 A、B 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溶解,A 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_____.
15.
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_____.
(4)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5)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_____.
(4)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5)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6.
下图为某高钙片的外包装药品部份说明,请仔细观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按用量服用,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2)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这里的“钙”指_______(填字母)。

(1)如果按用量服用,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2)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这里的“钙”指_______(填字母)。
A.原子 | B.分子 | C.单质 | D.元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