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23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2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0

1.单选题(共18题)

1.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达尔文
C.拉瓦锡D.牛顿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粉笔折断    B. 棉纱织布 C. 木材燃烧 D. 汽油挥发
3.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两种B.质量减少C.原子总数减少D.分子总数减少
4.
在我们生活中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5.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盐 酱油B.雨水  冰水共存物
C.蒸馏水   洁净的空气D.可乐 食醋
6.
“●”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   B.   C.   D.
7.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  
A.B.C.D.
8.
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符号是(    )
A.B.OC.D.Fe
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符号是COB.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正电荷
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O B. Al C. Si D. Fe
1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甲烷用作燃料D.氮气、氦气做保护气
1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3.
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SO2 浓度B.O2 浓度C.N2 浓度D.H2O 浓度
14.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需要点燃D.都是氧化反应
15.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明所在的小组实验后试管破裂了,在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分析中,你认为正确的个数是  
酒精灯外焰部分温度太高了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没有混合均匀
加热前没有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了
试管口向上倾斜了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了试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了酒精灯
A.8个B.7个C.6个D.5个
16.
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有  
A.氧元素B.氧分子C.氢元素D.氧原子
17.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 塞进橡皮塞  D. 量筒读数
1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填空题(共4题)

19.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A.电灯发亮 镁条燃烧 酒精燃烧 白糖熔化
E.白糖受热变成炭    铜铸成铜器    铜器生锈 酒精挥发
I.卫生球消失.
20.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序号填空:

(1)表示阳离子的是 ______;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
(3)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______;
(4)B图所示粒子符号是 ______ .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描述:
(1)2个镁离子_________;
(2)氦气_________;
(3)3个氧原子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离子_______.
2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础:
(1)量取8mL水应选取量程为_______的量筒(选择“10mL”或“25mL”),读数时要平视_________;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若先仰视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_________20mL(填“大于”,“等于”、“小于”或“不能确定”);
(2)加热烧杯中液体,应在下方垫放_________;
(3)用酒精灯对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应先_________,再用_________加热。

3.实验题(共2题)

23.
某同学设计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操作顺序为:

(1)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划分为五等分;
(2)导管A处先用止水夹夹住,再在燃烧匙放少许红磷,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气瓶里,塞紧橡皮塞;
(3)等燃着的红磷自行熄灭后,振荡集气瓶,使瓶内温度降至室温;
(4)打开止水夹A,可见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
问:
(1)实验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3)如果集气瓶中吸进的水达不到,试分析可能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条)
(4)如果把红磷改为木炭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
24.
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制氧气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编号;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__________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