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原子的________相同。
③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不同。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
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
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原子的________相同。
③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不同。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1)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2)白磷在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约为40℃。
(3)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其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探究吸入的空气

图1实验一的装置
(1)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空气,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________,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K1、K2,再_______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________外的气体总体积。
实验二:探究呼出的气体

图2实验二的装置 图3实验三的装置
(4)如图所示,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所示,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__(填“X”或“Y”或“Z”)。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
(数据处理)
(5)实验一中,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6)实验二中,200s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
(实验结论)
(7)通过实验探究,可知人体吸收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组成有何不同?(任写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1)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2)白磷在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约为40℃。
(3)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其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探究吸入的空气

图1实验一的装置
(1)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空气,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________,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K1、K2,再_______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________外的气体总体积。
实验二:探究呼出的气体

图2实验二的装置 图3实验三的装置
(4)如图所示,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所示,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__(填“X”或“Y”或“Z”)。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
(数据处理)
(5)实验一中,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6)实验二中,200s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
(实验结论)
(7)通过实验探究,可知人体吸收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组成有何不同?(任写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21题)
4.
如图是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C. 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A. 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C. 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8.
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
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
C.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 |
10.
如图为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表示的都是阴离子 |
B.①②③表示的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
C.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
D.②可以用微粒符号Na+来表示 |
13.
某菜农原计划每亩菜田施用氮肥硫酸铵[(NH4)2SO4] 13.2kg,后改施尿素[CO(NH2)2],若要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则每亩菜田需施尿素( )
A.3kg | B.6kg | C.8kg | D.13.2kg |
14.
苏州东山白沙枇杷是中国“十大”枇杷品牌之一,枇杷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
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
C.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
18.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
19.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纯净的水 |
B.为吸收水中的异味色素,可在水中加入活性炭 |
C.生活污水不需要集中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2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应取试管容积的1/3 |
B.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 |
C.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
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
2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
4.选择题- (共3题)
5.填空题- (共3题)
27.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电解水:________,该反应中正极和负极产物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________,固体由绿色变为________色;
(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实验室应________保存;
(4)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燃烧的镁条应用________夹持并置于石棉网上。
(1)电解水:________,该反应中正极和负极产物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________,固体由绿色变为________色;
(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实验室应________保存;
(4)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燃烧的镁条应用________夹持并置于石棉网上。
6.实验题- (共1题)
30.
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收集氧气可选择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填药品名称),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看不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收集氧气可选择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填药品名称),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看不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
C.橡皮塞未旋紧 |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口另一端插入水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