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前 | 35.6 |
反应后 | 34.8 |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12题)
3.
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
4.
某课外小组取上述“红色”水,加入适量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污水变纯净水”的趣味实验.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可见光下能促使有色物质降解为水和CO2.据此推测,纳米二氧化钛在污水处理中可作
A.吸附剂 | B.絮凝剂 | C.消毒剂 | D.催化剂 |
6.
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 |
D.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 |
7.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B.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若物质A、C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该反应中A、C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A.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B.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若物质A、C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该反应中A、C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8.
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
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9.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1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快慢,说法错误的是
A.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点燃红磷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
B.把双氧水从分液漏斗迅速加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的锥形瓶中 |
C.把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内,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
D.在试管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先平放在试管口,再缓慢竖直试管 |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农业生产中用受污染的水常会降低产品质量,甚至损害人体的健康 |
B.天然水就是指纯水 |
C.人食用的自来水是经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后的水 |
D.保护水资源,是公民的责任 |
13.
右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气密性检查:先用手握紧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
D.停止加热: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
3.多选题- (共1题)
14.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中可能有氧化物 |
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4.填空题- (共1题)
15.
为了测定教室中空气中的成分,化学教师让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提前收集一瓶教室中的空气,以备上课实验时用。小明从实验室中拿了只空集气瓶,带进教室,敞口放置了一会儿,盖上了玻璃片。
(1)你认为小明的收集方法正确吗?____________
(2)请你叙述正确的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生活中的日用品代替集气瓶来收集教室内的空气,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你认为小明的收集方法正确吗?____________
(2)请你叙述正确的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生活中的日用品代替集气瓶来收集教室内的空气,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