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a)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①将3.0g氯酸钾和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②将xg氯酸钾和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x的值应为_____。
(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Fe2O3也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氯酸钾 | 580 |
② |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 370 |
④ | 氯酸钾、Fe2O3(质量比1∶1) | 390 |
由实验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
(b)乙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某种因素。实验记录如下:
|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 过氧化氢的浓度 | 二氧化锰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VO2 |
① | 50.0g | 1% | 0.1g | 9mL |
② | 50.0g | 2% | 0.1g | 16mL |
③ | 50.0g | 4% | 0.1g | 31mL |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如图)应该选择:_______。(填字母)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
2.简答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14题)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
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42 | 1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0 | 6 | 31 |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
B.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实际质量为40.08g |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
4.选择题- (共5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称“长江”。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栋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说,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迹。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 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背一背,填一填。
众人拾柴{#blank#}1{#/blank#}。
一花独放不是春,{#blank#}2{#/blank#}。
天时不如地利,{#blank#}3{#/blank#}。
背一背,填一填。
众人拾柴{#blank#}1{#/blank#}。
一花独放不是春,{#blank#}2{#/blank#}。
天时不如地利,{#blank#}3{#/blank#}。
5.实验题- (共1题)

(1)此实验能否不用气球,改为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且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同学联想到以前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也用到红磷,且当时红磷必须过量,请解释原因。________。经过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红磷也应过量,你认为她的观点正确吗?并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后,该同学为了验证锥形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用如下方法:打开瓶塞,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锥形瓶,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剩余。请你评价其实验方法正确与否,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