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1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计算题(共1题)

1.
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水的化学是为:H2O那么180g水(H2O )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2.单选题(共12题)

2.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   铁生锈
B.木柴燃烧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C.汽油挥发   石蜡熔化
D.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瓷碗破碎
3.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根据水的化学式可知,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AB.BC.CD.D
5.
下列有关16号元素硫(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FeB.AlC.SiD.O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8.
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Zn2中的“2+”表示锌元素显正2价
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含有二个氢元素
D.2Fe中的“2”表示2个铁分子
9.
下列各组化学式,其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Fe FeCl B. CaOH Fe2(SO4)3
B.K2CO3Al(OH)3    D. NH4Cl2NH3
10.
葡萄糖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1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⑤⑦③②①④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⑦②③①④⑤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12.
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
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
1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3.填空题(共8题)

14.
用化学方程式简要表示下面的反应,并在括号里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在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 ②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 ③硬水 ④软水 ⑤液态氧 ⑥蒸馏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
16.
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变成_____离子,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为该离子带___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总共有_____个电子。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7.
用化学符号表示:(1)钠元素_________(2)三个磷原子___________(3)铁 ________(4)氮气_______(5)两个氧分子______(6)2个钙离子________(7)-2价的硫元素________
18.
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丙氨酸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4)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5)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19.
实验室常用______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该方法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_________。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如果在上述的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未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20.
(1)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把水注入水电解器装置中,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a管中的电极上_______。
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
Ⅰ.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Ⅱ.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Ⅲ.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尖嘴上方,慢慢打开活塞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______除去异味;常用______做絮凝剂,除去悬浮物。通常用加入_______的方法区别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为软水。
(3)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的________。(请举一例
21.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
(2)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_____(填序号)。
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4.实验题(共2题)

22.
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23.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的________,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________。
(2)通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_______(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