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甲、乙、丙三种气体均为空气的组成之一。甲、丙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将黑色固体丁灼烧至发红,伸入甲、丙混合气体中,丁充分燃烧生成一种新的气体乙。丁燃烧结束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将乙、丙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混浊。已知丙气体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5,试回答。
(1)四种物质的名称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
(2)写出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
(1)四种物质的名称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
(2)写出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5.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
C.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D.石墨可作为电池的电极,是利用它的导电性 |
6.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若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为:
①铁丝未除锈;②氧气不纯;③铁丝未绕成螺旋状;④未用火柴引燃;⑤集气瓶内未放少量水;⑥未从上到下缓慢伸入。可能的是: ( )
①铁丝未除锈;②氧气不纯;③铁丝未绕成螺旋状;④未用火柴引燃;⑤集气瓶内未放少量水;⑥未从上到下缓慢伸入。可能的是: ( )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⑤⑥ | D.①③④⑥ |
10.
某学生欲称5.6gNaCl(食盐),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5g砝码,又把游码移动到0.6g,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NaCl使天平平衡,则实际得的NaCl的质量为 ( )
A.5.6g | B.5g | C.4.4g | D.6.2g |
11.
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倒入液体后,第一次仰视读取读数、读数为26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取量筒内液体的读数,读数为15mL,那么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11mL | B.大于11mL | C.小于11mL | D.无法判断 |
3.填空题- (共2题)
12.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
(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___________;
(3)冷藏过的汽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瓶壁上有一层水珠:___________;
(4)可用来生产氮肥的是:__________;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
(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___________;
(3)冷藏过的汽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瓶壁上有一层水珠:___________;
(4)可用来生产氮肥的是:__________;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
13.
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__、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__、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题- (共3题)
14.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已知:镁 + 氧气
氧化镁(固体),镁 + 氮气
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已知:镁 + 氧气


15.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___; 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发生的反应为:硫化亚铁(FeS)+稀硫酸(H2SO4)
硫酸亚铁(FeSO4)+硫化氢(H2S)已知H2S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事实推断:实验室制取H2S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___; 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发生的反应为:硫化亚铁(FeS)+稀硫酸(H2SO4)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