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八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1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计算题(共3题)

1.
莽草酸是我国传统香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 ,试计算:
(1)莽草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2)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3)34.8g莽草酸中含有_________g碳元素。
2.
多少吨的氧化亚铁(FeO)中所含铁元素质量和160t中氧化铁所含铁元素的质量相同?
3.
现在有一种化肥,主要成分是硝酸铵,测得其含氮量为28%(杂质不含氮),求这种化肥的纯度。

2.简答题(共2题)

4.
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原子中属于惰性气体元素的有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元素有__________ 。
(2)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用符号表示),镁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
(1)学校、家庭、办公室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其中所用的小卵石、石英沙等的作用是_________,起吸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检验日常使用的自来水是不是硬水,可用_______检验,倘若检验得出是硬水,生活中可采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6.
①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②加热暗紫色固体D可以得到A和C.③一种淡黄色固体E可以在C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并伴随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C______。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①有关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
(3)将极少量暗紫色固体D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搅拌后整杯水变得很红,说明了____。

4.单选题(共10题)

7.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明矾净水D.钢铁生锈
8.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 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D.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9.
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Na2SeO3B.Na2SeO4C.NaSeO2D.Na2SeO2
10.
生活中遇到“碘盐”“高钙牛奶”“铁强化酱油”等商品中“碘、钙、铁”是指()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离子
11.
葡萄酒中含有单宁酸,它十分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单宁酸的化学式是C76H52O46,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B.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
12.
由Na2SO4、Na2SO3和Na2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无法确定B.23%C.46%D.32.6%
1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2B.N2C.ND.O
14.
下图是实验室有关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冒黑烟
16.
下列图示的 “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

5.填空题(共1题)

17.
用化学用语(数字与符号)填空:
(1)三个磷原子_________ ;(2)两个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3)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5)一种主要空气气体污染物________ ;(6)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8.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下同),要得到更纯净的氧气的收集装置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用正确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B装置的仪器②可以用________代替,这样就可以控制反应。
(4)若如图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c”或“d”)端导入。用此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怎样证明已收集满?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3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