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只含有C元素的物质在只含有D元素的物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4.
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88 | B.核电荷数为131 |
C.核外电子数为53 | D.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31g |
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 |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0.
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
C.水分解过程中, 原子的数目不变 |
D.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
11.
十九大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使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 B.禁止露天烧烤 |
C.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 D.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试剂应当倒回原瓶 |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
C.为了能看清标签,倾倒试管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
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用手触摸药品或尝药品味道 |
3.填空题- (共4题)
15.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右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产生较多的气体为_______ ;


A.通电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
B.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
16.
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_;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_;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
17.
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是___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___________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
(4)下列节水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5)硬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是___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___________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
(4)下列节水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 B.用淘米水浇花 |
C.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 | D.使用节水龙头 |
4.实验题- (共2题)
19.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作用呢?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Ⅰ.CuO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Ⅱ.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知氧化铁、硫酸铜、猪肝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B.一种物质无法对多个反应都起催化作用
C.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D.催化剂能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知氧化铁、硫酸铜、猪肝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B.一种物质无法对多个反应都起催化作用
C.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D.催化剂能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20.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其中应该做出的改进措施是_____,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__。
(3)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若用F来收集氧气 ,此时氧气应该从_______进入,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已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从上图中选择,“F”除外)。若将F装置装满水收集甲烷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其中应该做出的改进措施是_____,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__。
(3)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若用F来收集氧气 ,此时氧气应该从_______进入,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已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从上图中选择,“F”除外)。若将F装置装满水收集甲烷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