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实验室用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加热至不再有氧气生成为止,冷却,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4g,此时共收集到氧气2.24L(氧气的密度1.43g/L)。(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求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
(2)求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
(3)求剩余固体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1)求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
(2)求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
(3)求剩余固体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
断血流滴丸主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x,)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已知木犀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54,请计算
(1)木犀草素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x的值为_____
(3)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1)木犀草素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x的值为_____
(3)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2.简答题- (共2题)
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并国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 3 的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 VIA 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氧元素和硫元素不是同种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 17 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4)由原子序数为 1、8、12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原子序数为 3 的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 VIA 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氧元素和硫元素不是同种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 17 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4)由原子序数为 1、8、12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氧气的收集过程中,做了如下几组对比试验:
[实验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 3 次。
[实验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 40 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 3 次。
[实验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 3 次。
数据分析:
(1)由实验 1、2 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 3 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 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如何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 3 次。
[实验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 40 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 3 次。
[实验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 3 次。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氧气的体积分数(%)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 79.7 | 88.4 | 89.7 | ||||||
数据分析:
(1)由实验 1、2 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 3 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 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如何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6.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是 Ag2S | 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 |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D.H2S 是无毒的 |
7.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

A. a=56% B. b=6% C. c=17% D. d=8%
8.
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全都正确是
选项 | 单质 | 氧化物 | 化合物 | 混合物 |
A | 铝 | 五氧化二磷 | 稀硫酸 | 空气 |
B | 水银 | 水 | 硝酸铵 | 冰水混合物 |
C | 硫粉 | 干冰 | 氧化铜 | 生理盐水 |
D | 海水 | 生石灰 | 红磷 | 双氧水 |
A.A | B.B | C.C | D.D |
9.
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11.
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1:2 |
14.
一定质量的 KCIO3和 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纵坐标(y)表示的是


A.生成 O2的质量 |
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15.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1:8 |
5.多选题- (共2题)
18.
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
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 |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
6.填空题- (共1题)
20.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1)用化学符号和有关数字表示:四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三个铵根离子________两个氦原子________
(2)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2Cu________S2- ________
________
(1)用化学符号和有关数字表示:四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三个铵根离子________两个氦原子________
(2)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2Cu________S2- __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21.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 实验中能说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___。
(2)B 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
(3)C 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填“是“或“否“)。
(4)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图D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1)A 实验中能说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___。
(2)B 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
(3)C 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填“是“或“否“)。
(4)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图D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2.
结合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b 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代号),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 .用 F 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若用装置 E 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①” 或“②“)端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C 代替装置 B 制取气体,装置 C 的优点是________.
(5)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___mL.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b 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代号),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 .用 F 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若用装置 E 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①” 或“②“)端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C 代替装置 B 制取气体,装置 C 的优点是________.
(5)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___m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