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如图为某市售大理石标签,但纯度的数据缺失。

(1)标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钙中Ca、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4)现用5元购买该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二氧化碳44g,求该大理石纯度。(已知: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反应中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且反应完全,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1)标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钙中Ca、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4)现用5元购买该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二氧化碳44g,求该大理石纯度。(已知: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反应中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且反应完全,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后等于20g,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等于碳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一定大于参与反应的红磷质量 |
D.2L氢气和2L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一定等于4g |
8.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且关于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OH- ②2K+ ③Cl2 ④2CO ⑤SO2 ⑥2S ⑦S-2 ⑧2NO
①2OH- ②2K+ ③Cl2 ④2CO ⑤SO2 ⑥2S ⑦S-2 ⑧2N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①⑥ |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②⑦ |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⑤ |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④⑧ |
11.
葡萄糖(C6H12O6)在医学上主要用作注射用营养剂,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B.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C.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
D.葡萄糖分子由三个元素组成 |
12.
下列关于元素的化合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合物中一定既有正价又有负价 |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显正价 |
C.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 |
D.同种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
14.
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 |
15.
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很少,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一水多用,以节约用水 |
B.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 |
C.通过静置、吸附、过滤、消毒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
D.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到“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
3.填空题- (共6题)
16.
下图表示甲乙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甲变化可通过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实现。
(2)写出乙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物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甲变化可通过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实现。
(2)写出乙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⑤⑥⑦ |
B.该变化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个数一定不变 |
C.该变化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可能不变 |
D.该变化中氧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 |
1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硝酸根____________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三种物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个硝酸根____________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三种物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分析下图所示容器中盛放的物质,探究相关问题。

(1)上述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_____(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
(2)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是化合物
(3)如图是物质分类关系,其中①②是并列关系,②包含③。若②是化合物,则③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1)上述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_____(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
(2)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是化合物
(3)如图是物质分类关系,其中①②是并列关系,②包含③。若②是化合物,则③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19.
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和②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2)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由③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若m=x+1,则⑤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1)①和②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2)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由③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若m=x+1,则⑤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20.
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管B内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②管A与管B内收集到的质量比约为2:1
③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④实验时,管A管B内液面下降,管C内液面会上升
(2)实验结束后,收集一试管管B内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该氢气_________(填“较纯”或“不纯”)。
(3)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③水有水分子构成 ④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管B内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②管A与管B内收集到的质量比约为2:1
③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④实验时,管A管B内液面下降,管C内液面会上升
(2)实验结束后,收集一试管管B内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该氢气_________(填“较纯”或“不纯”)。
(3)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③水有水分子构成 ④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1.
地震后,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经行净化处理。下图是部分净水装置示意图。

(1)从水源到饮用这一过程中,选择对水经行处理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煮沸 ②过滤 ③沉淀 ④消毒 ⑤蒸馏 ⑥吸附
(2)图一装置有_______处错误,改正并完成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填序号)。
①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②漏斗不干净
③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④过滤时用玻璃棒使劲搅拌漏斗中液体
(3)实验后向图二试管中加入肥皂水,震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浮渣多,泡沫多 ②浮渣多,泡米少
③浮渣少,泡沫多 ④浮渣少,泡沫少

(1)从水源到饮用这一过程中,选择对水经行处理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煮沸 ②过滤 ③沉淀 ④消毒 ⑤蒸馏 ⑥吸附
(2)图一装置有_______处错误,改正并完成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填序号)。
①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②漏斗不干净
③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④过滤时用玻璃棒使劲搅拌漏斗中液体
(3)实验后向图二试管中加入肥皂水,震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浮渣多,泡沫多 ②浮渣多,泡米少
③浮渣少,泡沫多 ④浮渣少,泡沫少
4.实验题- (共1题)
22.
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参与其中。

(1)请完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Cl=NaCl+H2O+CO2________,若碳酸钠粉末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烧杯内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该实验中,大家进行了两次称量,有四组同学分别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为到达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下列改进方法一定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该实验得出结论,同学们试剂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已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方框内应选择装置_________(填序号)。若反应前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为Mg,反应完全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为mg,收集到水的体积为Vml,水的密度为ρ1g/m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ρ2g/mL,则可得到的等式是___________(选用含以上字母的式子表示)。

(1)请完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Cl=NaCl+H2O+CO2________,若碳酸钠粉末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烧杯内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该实验中,大家进行了两次称量,有四组同学分别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① | ② | ③ | ④ |
反应前称量/g | 75.6 | 73.8 | 74.6 | 76.5 |
反应后称量/g | 75.6 | 70.6 | 71.8 | 77.6 |
(3)为到达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下列改进方法一定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实验试剂换为铁粉和硫酸铜溶液 |
B.将实验试剂换为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
C.将天平左盘装置改为如图①所示装置 |
D.将天平左盘装置改为如图②所示装置 |

已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方框内应选择装置_________(填序号)。若反应前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为Mg,反应完全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为mg,收集到水的体积为Vml,水的密度为ρ1g/m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ρ2g/mL,则可得到的等式是___________(选用含以上字母的式子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