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现有一种常见的化学肥料,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其中A元素为地壳中含量最高;B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所有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D元素可形成一种组成为DO2的化合物,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这种化肥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这种化肥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中含有尿素(CO(NH2)2)。请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3)多少克丙氨酸中的氮元素与30g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_______?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3)多少克丙氨酸中的氮元素与30g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_______?
3.单选题- (共12题)
5.
某学生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将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 B.反应速率不变 |
C.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变 |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
6.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8.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O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
B.2Ne:表示2个氖原子 |
C.![]() |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10.
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某同学在进行“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时,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果要调整试管倾斜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只调节旋钮A
B. 只调节旋钮B
C. 只调节旋钮C
D. 调节旋钮A、B、C

A. 只调节旋钮A
B. 只调节旋钮B
C. 只调节旋钮C
D. 调节旋钮A、B、C
13.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
4.选择题- (共2题)
5.多选题- (共2题)
18.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
C.用活性炭净化水就可以得到纯水 | D.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
6.填空题- (共2题)
19.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硅原子______,②氮分子______,③氧离子______,④铵根________,
⑤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_,⑥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__________。
(2)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加热碳酸氢铵固体___________,②石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③铁丝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填序号)。
①硅原子______,②氮分子______,③氧离子______,④铵根________,
⑤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_,⑥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__________。
(2)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加热碳酸氢铵固体___________,②石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③铁丝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填序号)。
20.
请根据下图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该实验不能用蜡烛代替红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3)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一般需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该实验不能用蜡烛代替红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3)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一般需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1.
学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_。
(2)甲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如选用A装置,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乙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F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②第二支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③最后小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有_________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_的化学性质,利用这种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____。
(4)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若用右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端(选填“m”或“n”)。

(5)丙同学利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混合制取氧气,他选用了上面B装置,发现反应很剧烈,要减慢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_。
(2)甲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如选用A装置,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乙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F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②第二支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③最后小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有_________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_的化学性质,利用这种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____。
(4)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若用右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端(选填“m”或“n”)。

(5)丙同学利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混合制取氧气,他选用了上面B装置,发现反应很剧烈,要减慢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