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下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富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C4H2FeO4,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分子中C、H、Fe、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mg(计算结果取整数)(写出计算过程)。

(1)富马酸亚铁分子中C、H、Fe、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mg(计算结果取整数)(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22题)
9.
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原子
:S;④两个氯离子:2Cl-;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⑥+2 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有

A.②④⑤ | B.①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⑥ |
11.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
C.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
12.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S2-——“2”表示一个硫离子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
B.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
C.2N——“2”表示两个氮分子 |
D.![]() |
14.
在管道煤气中常添加微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
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
C.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1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 |
19.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


A.装置漏气 |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
2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白雾,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气体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
22.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
B.a试管中的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
C.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2 |
D.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23.
小张同学用50mL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面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数为40.5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该是( )
A.小于40.5mL | B.大于40.5mL |
C.等于40.5mL | D.无法确定 |
3.选择题- (共1题)
24.通过随机询问110名性别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由算得:
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 男 | 女 | 总计 |
爱好 | 40 | 20 | 60 |
不爱好 | 20 | 30 | 50 |
总计 | 60 | 50 | 110 |

由算得:
![]() | 0.050 | 0.010 | 0.001 |
![]() | 3.841 | 6.635 | 10.828 |
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4.填空题- (共5题)
25.
正确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原理(用反应式表示)
(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
(2)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
(3)红磷燃烧__________。
(4)水通电_________。
(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
(2)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
(3)红磷燃烧__________。
(4)水通电_________。
26.
现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氧;②二氧化硫;③洁净的空气;④银;⑤干冰;⑥食盐水;⑦已经结冰的水;⑧硫酸铜;⑨氦气;(回答以下问题填序号):
其中:(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4)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其中:(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4)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7.
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按要求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金属的元素符号:________;
(2)争风吃酷: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写出氢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
(3)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砷元素符号 As),写出三硫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________.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金属的元素符号:________;
(2)争风吃酷: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写出氢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
(3)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砷元素符号 As),写出三硫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________.
28.
下表列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l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有氦、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氩。
(2)1-l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He、Be、____(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
原子序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元素符号 | H | He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原子序数 | 10 | 1l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元素符号 | Ne | Na | Mg | A1 | Si | P | S | Cl | Ar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l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有氦、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氩。
(2)1-l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He、Be、____(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9.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硝酸钾:______(2)硫酸镁:______(3)氧化铝:______(4)氧化铁:______(5)氯化铵:______(6)氢氧化钙:______(7)碳酸钡:______(8)硫酸:______(9)硫酸铜:______(10)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硝酸钾:______(2)硫酸镁:______(3)氧化铝:______(4)氧化铁:______(5)氯化铵:______(6)氢氧化钙:______(7)碳酸钡:______(8)硫酸:______(9)硫酸铜:______(10)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实验题- (共1题)
30.
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④高锰酸钾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__________,观察木条是否__________。
(3)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
(4)某同学制氧气,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了加催化剂 ⑤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5)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________口进(填“b”或“c”)。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④高锰酸钾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__________,观察木条是否__________。
(3)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
(4)某同学制氧气,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了加催化剂 ⑤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5)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________口进(填“b”或“c”)。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