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现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得到如图图象,请根据图象计算

(1)制取氧气的质量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

(1)制取氧气的质量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24题)
5.
下列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3O2![]() |
B.氢气燃烧: 2H2+O2![]() |
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恒定律:2P+O2![]() |
D.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FeSO4+Cu |
8.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 8 | 40 | 10 | 20 |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 12 | 4 | X | 52 |
A.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3:1 ![]() | B.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H2O![]() |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D.丙可能为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
9.
如图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的反应示意图。据图得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氧化汞分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氧化汞、汞、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

A.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氧化汞分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氧化汞、汞、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
12.
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就是燃烧 |
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H2SO4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
D.H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
14.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 红磷 B. 干冰 C. 氯酸钾 D. 食盐水

A. 红磷 B. 干冰 C. 氯酸钾 D. 食盐水
16.
已知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35,溴是稀有气体元素 |
B.溴元素和氯元素在同一周期 |
C.溴化钾的化学式为KBr2 |
D.溴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
1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及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易失去电子 | B.该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为200.6g |
C.该原子核内有80个中子 |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18.
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 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
C.丙氨酸化学式中x=7 |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
20.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 |
B.把红磷改为蜡烛 |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
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
2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
24.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 |
B.在水中加入少许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成本高、效率低 |
25.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般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图Ⅱ中E试管的目的是进行对比
B. B、C两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同时变红
C. 改进后的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有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改进后的装置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图Ⅱ中E试管的目的是进行对比
B. B、C两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同时变红
C. 改进后的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有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改进后的装置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
4.选择题- (共2题)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称“长江”。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栋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说,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迹。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 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28.
2007年3月下旬,美国多地遭受龙卷风袭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龙卷风是自然灾害之一,其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
5.填空题- (共2题)
29.
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不同。
④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不同。
④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30.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______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
(3)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5)最轻的气体__________(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
(1)氦气:______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
(3)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5)最轻的气体__________(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3题)
31.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_;
(3)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使容器_______

(1)用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_;
(3)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使容器_______
32.
根据如图1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
(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A制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H2,氢气应从___进( 选“ b ”或“ c ” ) 。
(4)医用H2O2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铁锈是该反应的____剂;若需要控制该反应的速率,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_ 。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
(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A制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H2,氢气应从___进( 选“ b ”或“ c ” ) 。
(4)医用H2O2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铁锈是该反应的____剂;若需要控制该反应的速率,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