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矿泉水瓶取回浑浊的溪水水样,带到化学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初步处理)小组同学将水样放置一会儿观察到瓶底有一层泥浆,小军同学建议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
(1)组装过滤器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填序号)。

(2)小军正确组装好过滤器后,按图进行如下过滤操作:

①将一瓶水样摇匀后,倒入烧杯中;
②用玻璃棒在烧杯中搅拌数次后,沿玻璃棒转移到过滤器中;
③当过滤器中液体略低于滤纸边缘,暂停加入液体;
④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小军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有____(填序号,下同),小军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
(分析与讨论)在同学的帮助下,小军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过滤后得到略带红色的澄清液体。如果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____除去。
(改进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小军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

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对另一瓶水样处理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
(反思)经简易净水器处理后的水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室配制试剂。请说明理由:______。
(初步处理)小组同学将水样放置一会儿观察到瓶底有一层泥浆,小军同学建议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
(1)组装过滤器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填序号)。

(2)小军正确组装好过滤器后,按图进行如下过滤操作:

①将一瓶水样摇匀后,倒入烧杯中;
②用玻璃棒在烧杯中搅拌数次后,沿玻璃棒转移到过滤器中;
③当过滤器中液体略低于滤纸边缘,暂停加入液体;
④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小军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有____(填序号,下同),小军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
(分析与讨论)在同学的帮助下,小军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过滤后得到略带红色的澄清液体。如果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____除去。
(改进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小军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

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对另一瓶水样处理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
(反思)经简易净水器处理后的水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室配制试剂。请说明理由: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F都是氧化物,C、D、E都是单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条件已省略。试回答: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D物质的用途是(任写一种) 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室做反应④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D物质的用途是(任写一种) 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室做反应④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4.填空题- (共3题)
12.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_________;
(2)硬水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危害,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将其软化。
(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____________;
(4)我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爱护水资源是我们的应尽义务.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同时还要防止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涤剂 ②禁止施用农药化肥 ③生活污水经净化后再排放
④禁止在江河边倾倒垃圾 ⑤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⑥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请举一例,说明你如何节约用水:_______.
(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_________;
(2)硬水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危害,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将其软化。
(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____________;
(4)我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爱护水资源是我们的应尽义务.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同时还要防止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涤剂 ②禁止施用农药化肥 ③生活污水经净化后再排放
④禁止在江河边倾倒垃圾 ⑤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⑥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请举一例,说明你如何节约用水: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13.
如图是某班对课本上“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改进实验。下面是某组凌乱的实验步骤记录:

①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②用凸透镜聚集阳光照射红磷
③在集气瓶里加入适量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红磷
④红磷燃烧熄灭后,进行振荡
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上述实验正确的步骤为_______(填写序号)。
(2)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下表为该班的6个实验小组测定的数据(集气瓶的容积为100mL,已扣除实验前加入的水量):
分析实验数据,从第2、3、4、6组可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第1组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第5组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4)若将硫代替红磷实验,是否能成功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
(5)与课本实验相比,你认为该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

①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②用凸透镜聚集阳光照射红磷
③在集气瓶里加入适量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红磷
④红磷燃烧熄灭后,进行振荡
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上述实验正确的步骤为_______(填写序号)。
(2)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下表为该班的6个实验小组测定的数据(集气瓶的容积为100mL,已扣除实验前加入的水量):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15 | 21 | 19 | 22 | 30 | 20 |
分析实验数据,从第2、3、4、6组可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第1组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第5组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4)若将硫代替红磷实验,是否能成功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
(5)与课本实验相比,你认为该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
14.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
(2)实验室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3)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④实验结束时,先撤走酒精灯,然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4)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速率比较快,可能导致实验变得不安全,你准备采用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
(5)若用下图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
(2)实验室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3)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④实验结束时,先撤走酒精灯,然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4)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速率比较快,可能导致实验变得不安全,你准备采用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
(5)若用下图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