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观音片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49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1

1.简答题(共1题)

1.
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目前,地球上部分水资源污染严重。污水中含有超标的的铜、镉、汞、磷、砷等以及各种细菌等有害物质,造成水源的饮用与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
(1)水是由_______组成。
(2)污水中的“铜、镉、汞、磷、砷”指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请举一例关于在生活或生产中防止水体污染的方法_________
(4)在水的净化过程中主要起到吸附、除臭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
a.加漂白粉 b.静置    c.煮沸    d.蒸馏
(5)水的硬度过大,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小红发现切开的苹果会很快变色,为了探究氧气是否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
(提出假设)氧气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
(设计实验)实验1:探究使苹果变色的气体成分。
(实验步骤)
①准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l瓶_________(填名称),B为1瓶空气,C瓶中为空气,3个集气瓶容积均为250 mL;
②在C瓶中做红磷燃烧的实验,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至水不再进入集气瓶中,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50 mL,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
③再将大小相同的苹果块依次迅速放入集气瓶A、B和C中,记录苹果的变色时间。
 
A
B
C
放入苹果起始时间
下午2:00
下午2:00
下午2:00
实验现象
下午2:03 苹果变色
下午2:09 苹果变色
下午2:19 苹果未变色
 
(实验结论)_______,苹果变色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实验2:探究苹果变色消耗的气体体积。

小红分别在A、B两瓶中再做了步骤②如图C所示红磷燃烧实验,记录了实验后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请你在表格中填写B瓶苹果消耗气体的体积。
 
A
B
进入水的体积
    200mL
    42 rnL
苹果消耗气体的体积
    50mL
________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因素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够准确,写出其中一种因素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科幻小说《海底万里行》吧!在文章中描述的尼摩船长和他的“鹦鹉螺号”潜艇在大海中畅游的故事,相信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潜水艇里常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其反应原理:在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氧气,保证长时间潜航。假设每一个船员每小时所需的氧气等于100L空气中所含的氧气,那么“鹦鹉螺号”潜艇一次贮气15000000L空气。(已知: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为1.429g/L,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均按1/5计算)请解答:
(1)写出氧气再生装置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2)这些空气中所含氧气的质量是多少Kg_______?
(3)这些空气可供50名船员在潜航状态下持续使用多少天_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4.
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拉面条 B. 磨豆浆 C. 切黄瓜 D. 酿米酒
5.
关于下列反应的现象或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化合反应
B.水在通直流电条件下发生分解:负极上产生气体能燃烧——分解反应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D.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6.
下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由图分析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所有分解反应的产物一定是单质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7.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事实
解释
A
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体温计里汞柱热胀冷缩
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D
空气是混合物
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A.AB.BC.CD.D
8.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钼原子(Mo)的质量是8m 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B.96C.8D.
9.
据报道广东紫金县违规排污事件造成的铅(Pb)污染已导致45人血铅超标。则“Pb”不能表示
A.铅元素B.金属铅C.一个铅分子D.一个铅原子
10.
下图为钛(Ti)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
C.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11.
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具有氧化性
1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通过蒸馏可转化为软水B.自来水是纯净物
C.水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D.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13.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正确的是
A. 过滤粗盐水B.滴加石灰水C.存放氧气D.称量氯化钠

5.选择题(共1题)

14.

一举平定偏安江南的南朝陈国,结束了中国近三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乱时代,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6.填空题(共3题)

15.
解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一种暗紫色固体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列物质中:①液氧;②氯化钠;③二氧化氮;④空气;⑤冰水(用序号填空,下同)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核内没有中子的原子________;
(2)2个氯气分子________;
(3)5个铝原子________;
(4)3个氧离子_____________;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6)下图表示在催化剂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下图是部分元素周期表和砷元素(As)的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
(2)画出原子序数为X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砷(A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____主族,砷元素与表中磷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查阅资料: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NO和O2B.CH4和NH4C.H2O和CO2D.PO43ˉ和CO32ˉ

7.实验题(共1题)

18.
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小明将高锰酸钾混入氯酸钾中,加热时发现氯酸钾的反应速率加快,在此反应中高锰酸钾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2)小明若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小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④清洗仪器并放回指定位置
(4)实验室进行实验需要制取少量的乙炔气体,小婷同学查得相关资料如下:
Ⅰ.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比空气轻,微溶于水,易燃烧。
Ⅱ.(A)天然气在电炉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乙炔:CH4C2H2+ H2
(B)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可生成:CaC2+ H2OCa(OH)2+ C2H2↑则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反应是________(填“A”或“B”),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5)已知: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收集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最好选用上面的____(填“E”或“F”)装置吸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