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49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5

1.简答题(共1题)

1.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我国是最早生产钢铁的国家之一。“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该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请完成配平(在方框内配上计量数,计量数“1”也要写):___KNO3+___S+___C ___K2S+___N2↑+___CO2↑。
(3)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古诗“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另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见图)。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步骤
现象
结论
(1)点燃“果冻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产生。
“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________。
(2)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振荡。
_____
“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他作出此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
3.
在测定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B两个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知道,实验A中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在该实验中气球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B中测得反应前后质量减小了,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若要使该实验测得的质量相等,需要进行如何改进_______。
(2)以上两个实验中,满足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
(3)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稀硫酸,气球内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栓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反应的方程式为(Mg+H2SO4=== MgSO4+H2↑),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果W1>W2(装置不漏气)。反应后称得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3.计算题(共2题)

4.
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理论上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图像中a的数值为________。
(3)时间为t1时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5.
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

请计算:
(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16.9 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________克。(结果精确到0.1 g)

4.选择填充题(共5题)

6.
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的纤维素变成超级储能装置,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C.上图中涉及的化合物有3种
D.参加该反应中Z与W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7.
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8.
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B.H2中的“2”表示一个氢气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组成 
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2NH3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
9.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
A.用嘴吹灭酒精灯B.为避免浪费,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D.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_______

5.单选题(共10题)

11.
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12.
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沸点B.溶解性C.可燃性D.导热性
13.
对于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1:2
C. 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D. 16g甲烷和32g氧气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
14.
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可以是碳酸钙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5.
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混合物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氧气具有可燃性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6.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 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 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 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17.
于都县盘古山镇驻有中央直属企业盘古山钨矿,其钨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WO4、MnWO4其中Fe和Mn的化合价均为+2价,则W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4C.+6D.-2
18.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相对分子质量;
C. 氮元素的化合价:     D.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19.
下面是某老师粗心时制作的试剂标签,请你帮他指出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0.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强调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多开空调B.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少开车,多坐公交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6.填空题(共4题)

21.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我市完成了92号和95号汽油的推广使用,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为进一步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    ;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则m1    m2(填>、=、<).
22.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我们既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还要了解物质的分类等知识。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氧气________②二氧化碳_______③硫酸钠 ______④汞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2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2)两个离子_______
(3)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_______(4)13号元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24.
如图所示是有关水的两个重要实验。请填空:

(1)实验Ⅰ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_。
(2)实验Ⅱ中所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和分子个数成正比,若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则a中气体分子数为______。
(3)实验Ⅱ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
(2)小刚同学若选用A装置制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为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小红应选用_________作氧气的收集装置.实验结束后,她发现集气瓶内氧气不纯.请帮小刚查找原因,并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
(3)贝贝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若某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若大于29,则密度比空气大。
②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钙和氨气(NH3)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氨气极易溶于水。
贝贝同学若要在实验室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则她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最后老师告诉大家,其实装置F也可以用来收集气体,如果贝贝用F装置收集氨气,你认为气体应从__端(填“a”或“b”)导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2道)

    选择填充题:(5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