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1)完善实验一、实验二:
(2)实验三:待实验二结束,剩余的液体化学式为_____,倒出多余液体,继续向其中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__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四,实验之前称量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m1,待实验三结束后,取出二氧化锰,干燥后称量质量为m2,则m1_____m2(填“>”、“<”、“=”),得出结论___________,从液体中取出二氧化锰的操作名称为______;
(1)完善实验一、实验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 |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较慢 |
实验二 | ![]() | ___________ | ________ |
(2)实验三:待实验二结束,剩余的液体化学式为_____,倒出多余液体,继续向其中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__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四,实验之前称量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m1,待实验三结束后,取出二氧化锰,干燥后称量质量为m2,则m1_____m2(填“>”、“<”、“=”),得出结论___________,从液体中取出二氧化锰的操作名称为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 |
B.混合物一定由不同分子构成 |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D.某物质在O2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某物质含碳元素 |
6.
吗啡的化学式是C17H19NO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吗啡分子由40个原子构成 | B.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9:1:3 |
C.吗啡属于氧化物 | D.各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8.
下列物质按照带横线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KIO3、I2、KI | B.HClO3、HCl、Cl2 |
C.MnO2、K2MnO4、KMnO4 | D.NaNO3、NH4Cl、NO2 |
9.
某同学设计或实施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
B.通过颜色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两种固体物质 |
C.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中 |
D.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铁丝替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10.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
C.木炭在空气中不燃烧,只发生红热现象 |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
3.填空题- (共7题)
1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1)甲中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
(2)在反应4K2Cr2O7==4K2CrO4+2R+3O2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推出该化学式依据的原理是_____。
物质 | 甲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的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反应后的质量/g | 27 | 2 | 94 | 77 |
(1)甲中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
(2)在反应4K2Cr2O7==4K2CrO4+2R+3O2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推出该化学式依据的原理是_____。
13.
如图A、B分别是镁元素、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C、D、E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C、D、E中与A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
(2)B与元素周期表中_____(填①或②或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3)D微粒的符号为_____;
(4)元素②的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

H | | He | |||||
| | | C | | ① | | |
| | Al | ② | | | ③ | |
(1)C、D、E中与A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
(2)B与元素周期表中_____(填①或②或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3)D微粒的符号为_____;
(4)元素②的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
15.
用所学知识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水与过氧化氢都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却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3)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水与过氧化氢都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却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3)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
16.
在实验过程中,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别写出以下实验中水的作用: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___;
(3)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__________;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___;
(3)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__________;
18.
水是生命之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_,鉴别出软水的现象为________;
(2)在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要得到纯净物水的方法是________。
(1)鉴别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_,鉴别出软水的现象为________;
(2)在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要得到纯净物水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9.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下是部分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要制取6.4g氧气,需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组装整套装置时,需选用上图中的B、C、E、F、H、M、O和________
(4)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_________;
a.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c.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1)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要制取6.4g氧气,需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组装整套装置时,需选用上图中的B、C、E、F、H、M、O和________
(4)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_________;
a.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c.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