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3题)
1.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
(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_____g;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____;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_____g;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____;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4.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
(5)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
(5)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W | G | H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6 | 2 | 12 |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W待测值是13 |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C.P是生成物 |
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6.
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 | 8g | 35g | 5g | 8g |
反应后质量 | 2g | x | 5g | 42g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B.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l |
C.x=7g |
D.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
7.
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A.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8.
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
10.
小明在资料中找到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分析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上述各微粒中,最外层电子数都没有达到稳定结构
B. 核电荷数为18的微粒是失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
C. 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的金属活动性,比原子序数为20的元素的金属活动性强
D. 质子数为17、18的微粒都属于易得电子的非金属元素

A. 上述各微粒中,最外层电子数都没有达到稳定结构
B. 核电荷数为18的微粒是失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
C. 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的金属活动性,比原子序数为20的元素的金属活动性强
D. 质子数为17、18的微粒都属于易得电子的非金属元素
11.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C.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D. 该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8:1

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C.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D. 该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8:1
14.
蚂蚁在找到食物后的归巢途中,用一种自身分泌物涂附在路途上,为其他蚂蚁觅食引路。 这种分泌物叫跟踪剂,是信息素的一种。对这种信息素研究发现其化学式为C10H18O.下面对该信息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信息素由C、H、O三个元素组成的
②该信息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18:1
③该信息素(C10H18O)是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④该信息素是由C10H18O分子构成的。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①该信息素由C、H、O三个元素组成的
②该信息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18:1
③该信息素(C10H18O)是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④该信息素是由C10H18O分子构成的。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4.填空题- (共6题)
18.
已知17g氨气与120g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96g金属铜、14g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和一种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氨气和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
19.
配平方程式
(1)_____Fe+_____HCl═_____FeCl2+_____H2↑
(2)_____C2H2+_____O2
_____CO2+_____H2O
(3)_____Cu+_____O2
_____CuO
(4)_____KMnO4
_____K2MnO4+_____MnO2+_____O2↑
(1)_____Fe+_____HCl═_____FeCl2+_____H2↑
(2)_____C2H2+_____O2

(3)_____Cu+_____O2

(4)_____KMnO4

20.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镁条在空气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流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若使该实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则应将该实验在_____条件中进行。
(1)镁条在空气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流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若使该实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则应将该实验在_____条件中进行。

21.
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汞原子_______ (2)3个铁离子________;
(3) 4个氨分子________ (4)加碘盐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
(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 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________。
(1) 2个汞原子_______ (2)3个铁离子________;
(3) 4个氨分子________ (4)加碘盐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
(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 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3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