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1)X= ____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丙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也可能是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请举出一个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反应中甲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3 | 17 | 2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20 | 26 | 2 | X |
(1)X= ____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丙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也可能是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请举出一个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反应中甲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
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装置如图).净化后的池塘水与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四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实验②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 (填写化学式),试管b中的气体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 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请根据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 、 ______ 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

(4)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①和③两个变化中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装置如图).净化后的池塘水与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四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实验②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 (填写化学式),试管b中的气体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 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请根据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 、 ______ 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

(4)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①和③两个变化中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3.
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 。
(2)上图①②③④四种粒子中,表示钠原子的是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钠与氯气反应,每个______ 得到1个电子.
(3)若⑤表示Mg2+,则x= ___ ,那么④和⑤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 .

(1)氯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 。
(2)上图①②③④四种粒子中,表示钠原子的是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钠与氯气反应,每个______ 得到1个电子.
(3)若⑤表示Mg2+,则x= ___ ,那么④和⑤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 .
2.计算题- (共2题)
4.
将干燥、纯净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取31 g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剩余固体物质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21.4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5.
苯甲醇(分子式为C7H8O)在医疗上曾做溶剂来溶解青霉素钾盐一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是不断有试验数据显示,苯甲醇与臂肌挛缩存在相关性,会造成患者“青蛙腿”.因此,苯甲醇作为青霉素钾盐注射溶剂的方法已逐渐被淘汰.请回答:
(1)一个苯甲醇分子由____个原子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苯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单整数比).
(3)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到0.1%).
(1)一个苯甲醇分子由____个原子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苯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单整数比).
(3)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选择填充题- (共5题)
9.
下列有关符号中的数字“2”意义,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O2中的“2”表示2个氧原子 |
B.2Fe中的“2”表示2个铁元素 |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
D.2H+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小明同学做过滤实验时发现过滤的滤液仍是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 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B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
C 漏斗下端没有靠住烧杯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B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
C 漏斗下端没有靠住烧杯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猜想)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交流与讨论)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9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 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__ 性。
③ 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 熔点/℃ | 着火点/℃ | 密度/(g/cm3) |
红磷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44.1 | 40 | 1.82 |
(交流与讨论)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9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 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__ 性。
③ 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推断题- (共1题)
12.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________,G________ 。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①B→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选用D对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探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________,G________ 。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①B→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选用D对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探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8题)
14.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1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7.选择题- (共2题)
21.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每局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比赛进行到有一人比对方多2分或下满6局时停止.设甲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p(p> {#mathml#}{#/mathml#} ),且各局胜负相互独立.已知第二局比赛结束时比赛停止的概率为 {#mathml#}{#/mathml#} .
22.
图甲是一电热饮水机,通过机内温控开关S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额定电压220V,当开关S接a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当开关S接b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66W,求:
8.填空题- (共1题)
23.
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粒子或物质
(1)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氧化物是_________ (2)一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3)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4) 硫酸铝_____________
(5) 5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6)3个钡原子___________
(1)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氧化物是_________ (2)一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3)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4) 硫酸铝_____________
(5) 5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6)3个钡原子___________
9.实验题- (共1题)
24.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__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
(3)小丽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将该操作编号为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5)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所采取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填序号)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__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
(3)小丽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将该操作编号为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5)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所采取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2道)
选择填充题:(5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