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49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5

1.计算题(共1题)

1.
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未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2
59.84
79.80
99.8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理论上消耗稀硫酸的总质量是_____g。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1.氯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3.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5)(实验结论)这瓶溶液里的原溶质是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烧制瓷器     D. 冶炼生铁
4.
四种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能表示单质的微粒是(  )
A.B.C.D.
5.
抗癌新药“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西达本胺”由C、H、F、N、O五种原子构成
C.“西达本胺”中氢元素、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D.“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
6.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
C.过滤D.点燃酒精灯
8.
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微溶物质
②在2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l>NaHCO3
③在3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10℃以下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9.
x是4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后,判断错误的是(  )
A.X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Y可能是饱和溶液
C.Y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Z大
D.X和Z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10.
下列各组物质名称(或俗名)、化学式及分类均正确的是(  )
A.消石灰、Ca(OH)2、碱
B.苏打、NaHCO3、盐
C.高锰酸钾、KMnO4、氧化物
D.干冰、H2O、氧化物
11.
了解常见食物的酸碱度,对于我们的合理膳食与身体健康,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室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鸡蛋清:7.6﹣8.0B.牛奶:6.3﹣6.6
C.葡萄汁:3.5﹣4.5D.苹果汁:2.9﹣3.3
12.
下列社会活动中,符合节约、节能、减排、环保的是(  )
A.大办酒席B.燃放爆竹C.工业排污D.鲜花扫墓
13.
下列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三”
①用小苏打作食品发酵粉
②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③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
①煤、石油、天然气一三大化石燃料
②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一燃烧三条件
③分子、原子、离子一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C.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D.安全与自救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③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
①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②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③夜间燃气泄露开灯检查
 
A.A  
A.B   C.C   D.D
14.
误食重金属可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①注射大量生理盐水②喝牛奶③喝鸡蛋清④用生理盐水洗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5.
小颖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B.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黄铜和黄金
C.用过量的Ca(OH)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D.用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
16.
下列各组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2+、NO3、CO32B.K+、NO3、CO32
C.Ba2+、Cl、SO42D.H+、Cl、NO3

4.填空题(共3题)

17.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8.
“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为大家服务的自行车。“共享单车”的使用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人们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的“低碳”是指较低的_____气体的排放。
(2)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部件是_____(填序号)。
(3)“共享单车”采用实体轮胎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容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
(4)扫描二维码可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用PVC(化学式(C2H3Cl)n)。PV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19.
按要求从氮气、盐酸、氧化铝、氯化钾、氢氧化铜、氢氧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_____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
③胃液中的一种酸_____
④一种可溶性的盐_____
⑤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