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一中、华安一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491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5

1.计算题(共1题)

1.
钛(Ti)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
(1)氯化镁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现有380Kg四氯化钛,可生产金属钛多少千克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上述式子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一个D分子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3)上述反应中,保持A物质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保持该反应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改变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箭头起始为反应物,箭头指向为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写出③反应的实验现象(一点):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酒B.干冰升华C.西瓜榨汁D.酒精挥发
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6.
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20
1
10
2
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g
待测
5
15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8 gB.该反应表示化合反应
C.X一定是化合物D.该反应中Y、Z变化的质量比为1:3
7.
在加压条件下,40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4m3的钢瓶中,这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9.
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N2C.FeD.CO
10.
三月中旬,湖南媒体报道,不法商贩用具有漂白防腐作用的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处理生姜,使生姜变得又黄又亮,从而谋取利益.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2C.+4D.+6
11.
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的质量
C.固体中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C.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闻气味B.振荡试管
C.贮存气体D.倾倒液体

5.填空题(共3题)

14.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分子:_____(2)3个镁离子:______(3)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___   
(4)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5)碳酸钠中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
1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I A
II 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其阴离子符号是_____,其相对原子质量___。
(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 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能组成化合物,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C和Ne b. Be和Mg c. Al和Si d. F和Cl
16.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水中的色素、异味可用________吸附,天然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生活中可用_______来区分,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白色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上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可除去水中__杂质,图1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种水是___填纯净物、混合物),他按上图2将该水电解:__(填甲或乙)试管里产生的是氧气,甲乙产生气体质量比为_____。
(3)实验室在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中都要用到水,关于水的主要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
B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C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D 连接仪器时起润滑作用

(4)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17.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进行实验时,瓶塞塞得太慢会导致实验测得结果_________1/5(大于或小于)。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 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铁生锈是属于__________反应(剧烈氧化或缓慢氧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18.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是①_______、②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_____和E连接进行此实验,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__________(写出一种)。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
(4)若F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____(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入F中。
(5)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______。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NH3),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填装置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