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将9g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
(1)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
(2)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多少克?________
(3)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多少克?___________
(1)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
(2)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多少克?________
(3)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多少克?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吸附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⑥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吸附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⑥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A.①④ | B.②③ | C.④⑥ | D.⑤⑥ |
3.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⑤ | D.②④ |
4.
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相关说法 | 解释 |
A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 分子不断运动 |
B |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 分子是有质量的 |
C | 水烧开后水壶盖容易被顶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D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原子可以再分,形成新分子 |
A.A | B.B | C.C | D.D |
5.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
碘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C.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53 D. 碘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
碘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C.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53 D. 碘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
6.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 | Na | Mg | ① | Si | P | ② | Cl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子半径(10-10m) | 1.86 | 1.60 | 1.43 | ③ | 1.10 | 1.02 | 0.994 |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 +1 | +2 | ④ | +4-4 | +5-3 | ⑤ | +7-1 |
A.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 |
B.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 |
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D.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 |
7.
为了防止传染病疫情发生,必须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环境消毒,下列有关常用的消毒剂及对应的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熟石灰的化学式:Ca(OH)2 |
B.过氧乙酸结构式:![]() |
C.过氧化氢(H2O2)中,氧元素为-l价 |
D.漂白精有效成份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为+l价 |
9.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A.+2 | B.+3 | C.+6 | D.+7 |
10.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
B.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的光,可以制作荧光灯 |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
11.
2014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 |
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自来水 |
12.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
3.选择题- (共3题)
18.2017年2月29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改革经历了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
④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填空题- (共5题)
20.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我们初中化学学习中最为熟悉的四种气体,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
分类依据 | 是 | 否 |
①是否具有可燃性 | H2,CO | O2、CO2 |
②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1.
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水分子__________;②5个镁离子______;③温度计中的水银________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___ ;⑤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
①2个水分子__________;②5个镁离子______;③温度计中的水银________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___ ;⑤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
22.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
(3)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 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
(3)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 倍。
2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
(3)自制净水器中加入活性炭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其净水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作用,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家庭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1)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
(3)自制净水器中加入活性炭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其净水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作用,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家庭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5.实验题- (共2题)
24.
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
(3)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和储备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我们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做这个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______ 。
(5)实验室的甲烷气体是用乙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的。甲烷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你认为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_____;
(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 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实验需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且所用红磷必须足量,如果实验时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___。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若将上述实验中的红磷换成木炭(其他不变)进行实验,并未发现倒吸现象,其原因是_____。反思此实验的探究过程,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
(3)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和储备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我们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做这个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______ 。
(5)实验室的甲烷气体是用乙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的。甲烷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你认为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_____;
(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 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实验需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且所用红磷必须足量,如果实验时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___。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若将上述实验中的红磷换成木炭(其他不变)进行实验,并未发现倒吸现象,其原因是_____。反思此实验的探究过程,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