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A.对这个问题,大家见仁见智,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
B.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会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C.晚饭过后,小王和老王一起散步,他俩漫不经心地边走边聊。 |
D.为了活跃气氛,这次烛光晚宴,我们专门邀请了两位不速之客作为嘉宾。 |
A.一些青少年患有“网瘾综合症”,专家正在有效地寻找治疗方法。 |
B.通过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
C.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
D.我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
2.文言文阅读- (共3题)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⑤,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果蔬:泛指菜肴。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④脔:切成块的肉。⑤箸:筷子。【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因谒公 (___) ②觉饥甚而不敢去(___)
③不复下箸 (___) ④公取自食之 (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公约之饭”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 )。
A.是吾剑之所从坠 | B.遇子方虫,则一钳博之 |
C.久之,目似瞑 | D.故时有物外之趣 |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小题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母爱大于爱母
黄永达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我有的只是自责。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⑨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⑬“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⑭ 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
【小题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小题2】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
【小题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
【小题4】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请你列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4.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