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046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简答题(共1题)

1.
如表列出了硝酸钾与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
 
(1)现有含123g硝酸钾与17.9g氯化钠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
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②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
③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硝酸钾晶体,过滤,将所得硝酸钾晶体洗涤并干燥。
A步骤②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_____g水;
B步骤③中,最多可得到硝酸钾晶体_____g;
C根据上述实验可概括出除去硝酸钾中少量氯化钠的主要步骤:
加热溶解→蒸发浓缩→_____→过滤→洗涤→干燥;
D洗涤时,应选用少量_____(选填“热水”或“冷水”)。其目的是:_____;
(2)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硝酸钾的一种方法是: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置于适量水中,加热,搅拌,待硝酸钾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将过滤所得的氯化钠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上述方法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预防流感现在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空气消毒。深圳市科瑞德消毒用品公司生产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广谱、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液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某校决定今天放学后对全校教室、寝室全面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氯 1 000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g/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求:(1)这1 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_____g,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_____g。
(2)我校欲配制30kg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kg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加入多少kg水?_____

3.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在同温度、同溶剂下,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溶液溶解过程中,当溶液底部存在着未溶解的固体物质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4.
60℃时的100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A.B.
C.D.
5.
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3.9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克蔗糖
B.20℃时,100克蔗糖饱和溶液中含有蔗糖203.9克
C.20℃时,蔗糖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03.9克
D.20℃时,蔗糖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7.1%
6.
下列与人关系密切的四种液体中,属于悬浊液的是(  )
A.“伊利”纯牛奶B.“娃哈哈”矿泉水
C.肥皂水D.血液
7.
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萝卜变软,而坑里液体的体积增加。下列有关这一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萝卜变软的原因是细胞吸水
B.变化后的液体仍是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
C.液体体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20℃时,将少量的食盐加入到变化后的溶液中还能溶解
8.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C.温度升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无晶体析出
9.
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挟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
A.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10.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4.选择题(共1题)

11.

根据学过的课文内容填空。

5.填空题(共3题)

12.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 g、30 g、30 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
(2)图二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若t1=20℃,则A物质的溶解性为_____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如何变成不饱和溶液?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t3℃时,欲用1000克水分别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所加溶质的质量从大到小为_____。
(4)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用_____ 方法提纯。
14.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基本技能。如表是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1)在20℃时,A、B两个烧杯装了100克水,分别取30克和40克氯化钠溶于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则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图B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克。

(2)若要从氯化钠溶液中结晶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用什么方法?_____。

6.实验题(共2题)

15.
如图是电解水装置,两个电极分别与电源相接:

(1)电源中正极的一端是_____。(A或B)
(2)检验D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是_____。
(3)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CD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实际实验数据得出这个比值偏大,原因可能是_____。
16.
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来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是:①_____;②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_____,其作用是_____。
(4)得到的蒸馏水在_____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