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通入氧气的电极为_____(填“正极”或“负极”),通氢气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铁电极为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乙装置中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1.12 L氧气参加反应,丙装置中阴极增重的质量为______g;
(4)某粗铜中含有铁、金、银和铂等杂质,通过电解精制后,为从电解液中制得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

已知:几种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
①步骤I中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A应选择______(填序号);
a.氯气 b.过氧化氢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选择该试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II中试剂B为_________,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
③步骤III的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_、___________。

(1)通入氧气的电极为_____(填“正极”或“负极”),通氢气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铁电极为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乙装置中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1.12 L氧气参加反应,丙装置中阴极增重的质量为______g;
(4)某粗铜中含有铁、金、银和铂等杂质,通过电解精制后,为从电解液中制得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

已知:几种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
Fe3+ | 1.9 | 3.2 |
Fe2+ | 7.0 | 9.0 |
Cu2+ | 4.7 | 6.7 |
①步骤I中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A应选择______(填序号);
a.氯气 b.过氧化氢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选择该试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II中试剂B为_________,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
③步骤III的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化学学习小组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K1 = 5.4 × 10-2)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Ⅰ、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1 H2C2O4溶液、0.010 mol•L-1 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1)完成该反应的实验原理: + MnO4- + = CO2↑ + Mn2+ + H2O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a 为_____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H2C2O4•xH2O中x值。已知:M(H2C2O4) = 90 g•mol-1。①称取1.260 g 纯草酸晶体,将草酸制成 100.00 mL 水溶液为待测液;②取 25.00 mL 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 H2SO4; ③用浓度为 0.05 00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1)某学生的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如下,最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 a、b)。由图可知消耗 KMnO4溶液体积为________ mL。

(2)滴定终点锥形瓶内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 x =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造成所测x偏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B.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C.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没有气泡
D.配制100 mL待测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Ⅰ、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1 H2C2O4溶液、0.010 mol•L-1 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 V(H2C2O4溶液)/mL | V(蒸馏水)/mL | V(KMnO4溶液)/mL | T/℃ | 乙 |
① | 2.0 | 0 | 4.0 | 50 | |
② | 2.0 | 0 | 4.0 | 25 | |
③ | 2.0 | a | 4.0 | 25 | |
(1)完成该反应的实验原理: + MnO4- + = CO2↑ + Mn2+ + H2O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a 为_____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H2C2O4•xH2O中x值。已知:M(H2C2O4) = 90 g•mol-1。①称取1.260 g 纯草酸晶体,将草酸制成 100.00 mL 水溶液为待测液;②取 25.00 mL 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 H2SO4; ③用浓度为 0.05 00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1)某学生的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如下,最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 a、b)。由图可知消耗 KMnO4溶液体积为________ mL。

(2)滴定终点锥形瓶内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 x =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造成所测x偏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B.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C.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没有气泡
D.配制100 mL待测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2.单选题- (共8题)
3.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他均为Cu,则( )


A.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 B.电极Ⅱ逐渐溶解 |
C.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 - 2e- = Cu2+ | D.电子移动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 |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Na2CO3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Na+)=3c(CO32-)+3c(HCO3-)+3c(H2CO3) |
B.已知MgCO3的Ksp=6.82×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CO32-), 且c(Mg2+)·c(CO32-)=6.82×10-6 mol•L-1 |
C.将0.2mol/L的NH3·H2O与0.1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则c(Cl-)>c(NH4+)>c(OH-)>c(H+) |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阳阴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5.
甲装置中所含的是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乙所示(不考虑电解产物与水的反应)。试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混合溶液中的SO42-导致A点溶液的pH小于B点 |
B.AB段与BC段在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相同的,即Cu2++2e-===Cu |
C.BC段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体积之比为2∶1 |
D.在整个电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少量蓝色的Cu(OH)2沉淀 |
6.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
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C.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D.处理锅炉内壁的水垢需使用Na2CO3溶液,目的是将Mg(OH)2转化为更难溶的MgCO3 |
7.
如图是自来水表的常见安装方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安装方式的水表更容易被腐蚀 |
B.发生腐蚀过程中,电子从接头流向水表 |
C.腐蚀时水表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2O+O2+4e−![]() |
D.腐蚀过程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 |
8.
某温度时,使用一对石墨电极电解饱和Na2SO4溶液,当转移2 mol电子时停止电解,析出Na2SO4·10H2O晶体m g,所有数据都在相同温度下测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后溶液质量减少(m+18)g |
B.原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
C.若其他条件不变,将石墨替换为铜电极,则阴极析出1mol H2 |
D.若其他条件不变,将石墨替换为铜电极,则析出Na2SO4·10H2O晶体仍为m g |
9.
“生物质”是指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作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重要途径之一的“生物质能”,主要指用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古老的刀耕火种、烧柴做饭、烧炭取暖等粗放方式正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改变。下面有关生物质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 B.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能源 |
C.生物质能是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 | D.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
10.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2.5g CuSO4·5H2O溶解在97.5g 水中 | 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 |
B.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C. |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的沉淀 |
D.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5mL4%、5mL12%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各加入几滴0.2mol·L-1FeCl3溶液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A. A B. B C. C D. D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