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有机物G是某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CH3-CH=CH2+HBr
CH3-CH2-CH2Br
②CH3COOH+HCHO
HOCH2CH2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转化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F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③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有6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2:1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CH3CHBrCH3和C2H5OH制备CH3CH2COOC2H5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自选)______________

已知:①CH3-CH=CH2+HBr

②CH3COOH+HCH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转化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F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③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有6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2:1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CH3CHBrCH3和C2H5OH制备CH3CH2COOC2H5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自选)______________
2.
钛酸钡(BaTiO3)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主要用于制作电子陶瓷、PTC热敏电阻、电容器等多种电子元件。以下是生产钛酸钡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已知:25℃时,BaCO3的溶度积Ksp=2.58×10-9;
(1)Ba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用盐酸酸浸时,为使酸浸速率加快,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通过过滤得到草酸氧化钛钡晶体,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
(4)TiO2具有很好的散射性,是一种有重要用途的金属氧化物。工业上可用TiCl4水解来制备,制备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取19.70gBaCO3模拟上述工艺流程制备BaTiO3,得产品13.98g,BaTiO3的产率为:___________。
(6)流程中用盐酸酸浸,其实质是BaCO3溶解平衡的移动。若浸出液中c(Ba2+)=0.1mol·L-1,则c(CO32-)在浸出液中的最大浓度为:_________mol·L-1。

已知:25℃时,BaCO3的溶度积Ksp=2.58×10-9;
(1)Ba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用盐酸酸浸时,为使酸浸速率加快,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通过过滤得到草酸氧化钛钡晶体,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
(4)TiO2具有很好的散射性,是一种有重要用途的金属氧化物。工业上可用TiCl4水解来制备,制备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取19.70gBaCO3模拟上述工艺流程制备BaTiO3,得产品13.98g,BaTiO3的产率为:___________。
(6)流程中用盐酸酸浸,其实质是BaCO3溶解平衡的移动。若浸出液中c(Ba2+)=0.1mol·L-1,则c(CO32-)在浸出液中的最大浓度为:_________mol·L-1。
2.单选题- (共5题)
3.
某充电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电解质是KOH,放电时Zn转化为Zn(OH)2、FeO42-转化为Fe(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FeO42−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
B.Zn为电池的负极,电子经KOH溶液流入正极 |
C.该电池充电过程中Zn极发生氧化反应 |
D.该电池放电时OH-向Zn电极迁移 |
4.
已知:①
②
③
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三氯代物与五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 |
B.①②③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C.②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
D.仅从碳的四价考虑,①的同分异构体只有②和③ |
5.
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的选择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a+ |
B.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C.配制48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选用500 mL的容量瓶 |
D.量取7.20 mL溶液,可选用10 mL的量筒 |
6.
在一定体积的含有Al3+、Mg2+、Ba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和Na2SO4的混合溶液(除上述离子外,其他离子不与所加试剂反应,假设Al3+、Mg2+结合OH-的能力相同),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加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V<a+10时,不再生成难溶物 |
B.上述含Al3+、Mg2+、Ba2+的混合溶液中3c(Al3+)+2c(Mg2+)=c(Ba2+) |
C.上述含Al3+、Mg2+、Ba2+的混合溶液中n(Al3+) = 0.2mol |
D.NaOH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c(NaOH)>c(Na2SO4) |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属于酸碱盐中的碱,可作食用碱 |
B.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保鲜水果 |
C.铝的利用较铁晚,是因铝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少 |
D.过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可作供氧剂 |
3.实验题- (共1题)
8.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和Fe3+的氧化性,特邀你参与以下探究活动。
I.理论预测
该兴趣小组实验实施前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确定选择SO2和FeCl3溶液的反应来探究,并预测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的现象。小组同学想听听你的分析:
(1)确定选择SO2和FeCl3溶液的反应而不选择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来探究,你认为可能是基于什么原因作出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你认为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预测的理论依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实验探究
(1)配制1mol·L-1FeCl3溶液(未用盐酸酸化)
①下面是小组四位同学在配制溶液时的“转移”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②检测得知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将SO2通入FeCl3溶液至饱和,观察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棕色,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将反应后的溶液放置12小时后又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查阅资料得知:[Fe(HSO3)]2+为红棕色,生成[Fe(HSO3)]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将SO2通入FeCl3溶液至饱和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预期颜色的时间,小组继续探究:另取少量FeCl3溶液,再通入SO2,溶液变为红棕色,加浓HCl酸化,几分钟后变为预期颜色。请你推测小组在实验方案设计中“加浓HCl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理论预测
该兴趣小组实验实施前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确定选择SO2和FeCl3溶液的反应来探究,并预测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的现象。小组同学想听听你的分析:
(1)确定选择SO2和FeCl3溶液的反应而不选择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来探究,你认为可能是基于什么原因作出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你认为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预测的理论依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实验探究
(1)配制1mol·L-1FeCl3溶液(未用盐酸酸化)
①下面是小组四位同学在配制溶液时的“转移”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②检测得知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将SO2通入FeCl3溶液至饱和,观察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棕色,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将反应后的溶液放置12小时后又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查阅资料得知:[Fe(HSO3)]2+为红棕色,生成[Fe(HSO3)]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将SO2通入FeCl3溶液至饱和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预期颜色的时间,小组继续探究:另取少量FeCl3溶液,再通入SO2,溶液变为红棕色,加浓HCl酸化,几分钟后变为预期颜色。请你推测小组在实验方案设计中“加浓HCl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