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042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6

1.综合题(共1题)

1.
SO2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护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我国对于SO2的添加量有明确规定(如图所示)。

某研究小组用图装置对市售黄花菜中的SO2进行测定。其中,溶液X为黄花菜进行充分浸泡后所得浅黄色浸泡液,Y为加入的试剂。(Y的浓度及体积均未标出)查阅资料发现,在水溶液中正四价硫元素主要以SO32-形式存在,且SO2与SO32-化学性质相似。因此,该小组同学将SO2的测定问题转化为溶液中SO32-的测定。

(1)结合化学知识解释浸泡液X中存在SO32-的原因是______。
(2)甲同学预测可用Na2S溶液验证X中是否含有SO32-,该预测应用的是Na2S的______性。查阅资料发现该反应较为复杂,因此未做进一步验证。
(3)乙同学为验证X中是否含有SO32-,进行了实验i:
实验序号
试剂Y
现象
i
酸性KMnO4溶液

 
根据实验i 的现象得出结论:X中含有SO32-。实验i的现象是________,SO32-在反应后转化为_________。
(4)丙同学认为也可以用H2O2溶液来验证X中是否含有SO32-,进行了实验ii: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ii
a.向X中加入适量H2O2溶液,振荡
无明显现象
b.继续滴加 ,振荡
无明显现象
c.再滴加 ,振荡
白色沉淀
 
通过实验ii可证明X中含有SO32-,写出操作b、c中滴加试剂的化学式____、 _____ 。
(5)丁同学认为丙的实验方案不严谨,设计了对比实验ⅲ,证明了X中含有SO32-。实验ⅲ的方案是(从操作、现象、结论方面描述)________ 。
(6)为测定市售黄花菜中SO2含量,进行实验ⅳ:
实验序号
操作
 

a.将50克黄花菜研碎,用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浸泡;
b.加稀硫酸酸化;
c.加入淀粉指示剂;
d.用浓度为0.01mol/L的I2溶液滴定,消耗0.01mol/L的I2溶液5.00 mL。
 
查阅资料发现:碘元素的常见价态有-1,0,+1,+3,+5,+7。
① 将黄花菜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② 写出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 该市售黄花菜中SO2残留量是________毫克/千克。

2.单选题(共5题)

2.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③均观察到实验现象: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因是硝酸被还原为NO2
B.由③的现象可得出结论:Cu可与稀硫酸反应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3-+8H+=== 3Cu2++2NO↑+4H2O
D.③中可能产生SO2
3.
为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A.B.C.D.
4.
下列实验中的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
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铁片上出现红色物质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AB.BC.CD.D
5.
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生成SO2   
B. 用排空气法收集NO
C. 制取并检验氨气  
D.用水吸收氨气
 
A.A   B.B   C.C   D.D
6.
结合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2.5
B.该日空气质量等级属于优
C.污染物NO2、CO可能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
D.PM2.5、PM10指的是悬浮颗粒物,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3.填空题(共1题)

7.
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Fe2O3、②NH4HCO3、③浓H2SO4、④Cl2。其中,受热易分解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工业用于制漂粉精的是______;常温下能使铁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是______; 常用作红色颜料的是_____。

4.实验题(共2题)

8.
某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几种等浓度溶液:①NaOH ②HCl  ③CuSO4  ④NaNO3  ⑤K2CO3,进行以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离子方程式
i
向盛有2 mL ①的试管中加入1 mL③
产生蓝色沉淀
a
ii
向盛有2 mL ②的试管中加入1 mL⑤
b
c
 
(1)将表格补充完整。a.______;  b._____;  c. ______。
(2)该同学认为从理论上即可推测④与⑤不反应,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
(3)该同学认为①与②可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因此选用以上给出的五种溶液设计了简单实验证明了反应确实发生。将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向盛有2 mL ①的试管中加入2 mL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操作、现象、结论方面描述)。
9.
在某NaCl溶液样品中含有Na2SO4、CaCl2杂质(该溶液用X表示)。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如下:

(1)B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__,阴离子有_________。
(2)C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D中加入适量盐酸后,大量减少的微粒有__________。
(4)①和②不能调换顺序的理由是__________。
(5)某同学认为可将上方案进行改进:①加入过量BaCO3②加入适量盐酸,即可达到除杂的目的,而且步骤更为简便。请评价这种方法是否正确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