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为应对全球石油资源口益紧缺。提高煤的利用效率,我国开发了煤制烃技术,并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1)煤气化制合成气(CO和H2):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由合成气制甲醇: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I.CO(g)+2H2(g)
CH3OH(g)
反应II.CO(g)+H2(g)
C(s)+H2O(g)
①在容积均为VL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CO和2 a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T1<T2<T3)且恒定不变,若只发生反应I,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T1”、“T2”或“T3”):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用a、V表示)。

②为减弱副反应的发生,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
A.反应前加入少量的水蒸气 B.增压
C.降低反应温度 D.使用合适催化剂,提高甲醇的选择性
(3)由甲醇制烯烃
主反应:i.2CH3OH
C2H4+2H2O
ii.3CH3OH
C3H6+3H2O
副反应:iii.2CH3OH
CH3OCH3+H2O
某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为400℃,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填装等量的两种催化剂(Cat.1和Cat.2),以恒定的流速通入CH3OH,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两种催化剂上甲醇制烯烃的对比研究。得到如图实验数据:(选择性:转化的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甲醇的转化率减小,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失活,工业生产中需定期更换催化剂
B.使用Cat.2反应2h后乙烯和内烯的选择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生成副产物二甲醚
C.使用Cat.1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丙烯,使用Cat.2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乙烯
D.不管使用Cat.1还是使用Cat.2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4)已知:2CrO42-+2H+
Cr2O72-+H2O。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a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煤气化制合成气(CO和H2):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由合成气制甲醇: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I.CO(g)+2H2(g)

反应II.CO(g)+H2(g)

①在容积均为VL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CO和2 a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T1<T2<T3)且恒定不变,若只发生反应I,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T1”、“T2”或“T3”):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用a、V表示)。

②为减弱副反应的发生,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
A.反应前加入少量的水蒸气 B.增压
C.降低反应温度 D.使用合适催化剂,提高甲醇的选择性
(3)由甲醇制烯烃
主反应:i.2CH3OH

ii.3CH3OH

副反应:iii.2CH3OH

某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为400℃,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填装等量的两种催化剂(Cat.1和Cat.2),以恒定的流速通入CH3OH,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两种催化剂上甲醇制烯烃的对比研究。得到如图实验数据:(选择性:转化的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甲醇的转化率减小,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失活,工业生产中需定期更换催化剂
B.使用Cat.2反应2h后乙烯和内烯的选择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生成副产物二甲醚
C.使用Cat.1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丙烯,使用Cat.2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乙烯
D.不管使用Cat.1还是使用Cat.2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4)已知:2CrO42-+2H+


①a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推断题- (共4题)
2.
已知烃X在标況下的密度1.25g/L,液态烃A摩尔质量为106g/mol,C是油脂皂化反应后的产物之一,具吸水保湿功能,D是有芳香气味的酯。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回答
(1)烃X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B与C按3:1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请回答
(1)烃X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B与C按3:1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邻二溴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
B.上述六种有机物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C.可用新制Cu(OH)2鉴别B、C、D |
D.相同质量的苯与苯甲酸充分燃烧消耗等量的O2 |
3.
物质M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某研究小组以A、E两种烃为有机原料,按以下路线合成M

已知:①
;②
;
③
。
请回答:
(1)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3)写出D+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ⅰ.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
ⅲ.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5)该小组成员还提出另一种合成M的方案:化合物C与二乙胺[HN(CH2CH3)2]反应制取化合物X,X与G经一步反应即可制得药物M。请设计以烃A为原料制备化合物X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已知:①


③

请回答:
(1)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A→B为氧化反应 |
B.化合物G能与浓盐酸反应形成盐 |
C.化合物H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OH |
D.局麻药M的分子式为C14H20N2O |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ⅰ.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
ⅲ.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5)该小组成员还提出另一种合成M的方案:化合物C与二乙胺[HN(CH2CH3)2]反应制取化合物X,X与G经一步反应即可制得药物M。请设计以烃A为原料制备化合物X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4.
为探究不含结晶水盐A(仅含三种元素)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A,加水,A由白色变为蓝色,加热蓝色又变成白色;
②另取一定量A进行加热分解,加热分解过程中有黄色中间产物B产生,同时产生气体C,B的质量为A质量的四分之三,C能使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遇水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D,同时有三分之二的S元素溶于水。
(1)A组成元素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①取少量A,加水,A由白色变为蓝色,加热蓝色又变成白色;
②另取一定量A进行加热分解,加热分解过程中有黄色中间产物B产生,同时产生气体C,B的质量为A质量的四分之三,C能使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遇水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D,同时有三分之二的S元素溶于水。
(1)A组成元素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
孔雀石等自然界存在的碳酸盐类铜矿的化学组成为xCuCO3·yCu(OH)2(x、y为正整数,且x≤3,y≤2)。
(1)现有两份等量的某碳酸盐类制矿样品,一份加足量盐酸,产生3.36L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另一份加热完全分解得到20gCuO,则该碳盐类铜矿的化学组成中x:y=____。
(2)设某碳酸盐类铜矿样品质量为ag,含铜质量为bg,加酸完全分解得到标准状况下CO2气体VL,则a、b、V的代数关系式是_____。
(1)现有两份等量的某碳酸盐类制矿样品,一份加足量盐酸,产生3.36L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另一份加热完全分解得到20gCuO,则该碳盐类铜矿的化学组成中x:y=____。
(2)设某碳酸盐类铜矿样品质量为ag,含铜质量为bg,加酸完全分解得到标准状况下CO2气体VL,则a、b、V的代数关系式是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CH3COOCH2CH3与CHI3CH2COOCH3中均含有甲基、乙基和酯基,为同一种物质 |
C.C60与14C互为同素异形体 |
D.乙酸与硬脂酸互为同系物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分别通入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现象完全相同 |
B.CH≡CH与HCl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最多可生成3种产物 |
C.等物质的量的CH≡CH与苯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相等 |
D.1mol乙烷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3molCl2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都能发生水解 |
B.可用纯碱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
C.往皂化反应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上层有固体析出 |
D.乙酸、汽油、纤维素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O2、S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所以沸点不同 |
B.NH4C1与NaOH所含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
C.PCl3、H2O中所有原子均处于稳定结构 |
D.CO2与水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
10.
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M的一种核素不含中子,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X>Y>M |
B.X、Y、Z、W与M均能形成18电子分子 |
C.X、Y、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酸性 |
D.Y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弱于X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 |
11.
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及量气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 |
B.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42-+3O2+4OH-=4SO42-+2H2O |
C.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调整水准管内液面与量气管液面齐平,可观察到量气管液面下降 |
D.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
12.
下列各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硫酸溶液的pH |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C.可用硫酸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 |
D.蒸发操作中,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垫上石棉网加热 |
4.实验题- (共1题)
15.
氯化亚铜是用途广泛的铜盐产品。CuCl晶体呈白色,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稀盐酸,溶于浓盐酸,见光易分解。某研究小组以CuCl2(含少量Fe2+)粗品为原料制取CuCl晶体,设计如下制备流程:

实验涉及的操作及装置如下:

已知
①在较浓的盐酸溶液中:
a.Cu2+主要以[CuCl4]2-(呈黄色)形式存在
b.Fe3+能溶解于萃取剂一甲基异丁基甲酮(无色透明液体,密度为0.8g/cm3)
②CuCl在溶液中存在络合与解离平衡:CuCl(s)+3Cl-(aq)
[CuCl4]3-(aq无色)
③SOCl2熔点-105℃、沸点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SO2和HCl气体
请回答:
(1)下列有关CuCl2提纯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将氧化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萃取剂后,塞上玻璃塞,用力振摇(见上图1)
B.经几次振摇并打开上口玻璃塞放气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
C.Fe2+经氧化、萃取、分液,进入有机相除去
D.取分液后的水相少许,滴入KSCN溶液检验萃取是否完全
(2)还原反应装置如上图2所示:
①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SOCl2时,需打开活塞_____(填“a”、“b”或“a和b”)。
②水相中[CuCl4]2-被SOCl2还原为[CuCl4]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判断反应完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向混合液中加入大量去氧水能得到CuC1悬浊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系列操作”包括:抽滤→洗涤→干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抽滤操作用到的器材包括滤纸、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和抽气泵等
B.可选用无水乙醇洗涤CuCl,洗涤时应关闭水龙头,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
C.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产品已洗净
D.在避光下产品应置于A处真空干燥(上图3)

实验涉及的操作及装置如下:

已知
①在较浓的盐酸溶液中:
a.Cu2+主要以[CuCl4]2-(呈黄色)形式存在
b.Fe3+能溶解于萃取剂一甲基异丁基甲酮(无色透明液体,密度为0.8g/cm3)
②CuCl在溶液中存在络合与解离平衡:CuCl(s)+3Cl-(aq)

③SOCl2熔点-105℃、沸点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SO2和HCl气体
请回答:
(1)下列有关CuCl2提纯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将氧化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萃取剂后,塞上玻璃塞,用力振摇(见上图1)
B.经几次振摇并打开上口玻璃塞放气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
C.Fe2+经氧化、萃取、分液,进入有机相除去
D.取分液后的水相少许,滴入KSCN溶液检验萃取是否完全
(2)还原反应装置如上图2所示:
①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SOCl2时,需打开活塞_____(填“a”、“b”或“a和b”)。
②水相中[CuCl4]2-被SOCl2还原为[CuCl4]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判断反应完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向混合液中加入大量去氧水能得到CuC1悬浊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系列操作”包括:抽滤→洗涤→干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抽滤操作用到的器材包括滤纸、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和抽气泵等
B.可选用无水乙醇洗涤CuCl,洗涤时应关闭水龙头,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
C.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产品已洗净
D.在避光下产品应置于A处真空干燥(上图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4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