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一)近年来化学家研究开发出用乙烯和乙酸为原料、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不必生产乙醇或乙醛做中间体,使产品成本降低,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其合成的基本反应如下:
CH2=CH2(g)+CH3COOH(1)
CH3COOC2H5(1)
(1)下列描述能说明固定容器中乙烯与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2)在n(乙烯)与n(乙酸)物料比为1的条件下,某研究小组在不同压强下进行了在相同时间点乙酸乙酯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的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在60~90℃范围内,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v(P1)、v(P2)、v(P3)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压强为P1MPa、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测定实验结果分析,较适宜的生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出合适的压强和温度)。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和纯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出一条)。
(3)已知反应③的标准平衡常数
,其中cΘ为标准浓度(1.0mol/L),p(C2H4)为平衡系统中C2H4的平衡分压,p(C2H4)=p总x(C2H4),x(C2H4)为平衡系统中C2H4的体积分数,pΘ为标准压强(1.0×105Pa)。若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酸在80℃和10MPa下反应,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为80%,则KΘ=__________。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过程(装置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甲醇,空气,KOH溶液,其中物质b是__________,铝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一)近年来化学家研究开发出用乙烯和乙酸为原料、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不必生产乙醇或乙醛做中间体,使产品成本降低,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其合成的基本反应如下:
CH2=CH2(g)+CH3COOH(1)

(1)下列描述能说明固定容器中乙烯与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乙酸、乙酸乙酯的浓度相同 |
B.酯化合成反应的速率与酯分解反应的速率相等 |
C.体系中气体密度一定 |
D.乙烯断开1mol碳碳双键的同时乙酸恰好消耗1mol |

①温度在60~90℃范围内,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v(P1)、v(P2)、v(P3)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压强为P1MPa、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测定实验结果分析,较适宜的生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出合适的压强和温度)。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和纯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出一条)。
(3)已知反应③的标准平衡常数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过程(装置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甲醇,空气,KOH溶液,其中物质b是__________,铝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2.
M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是牙科粘合剂,X是高分子金属离子螯合剂,以下是两种物质的合成路线:


已知:I.A为烯烃,C属于环氧类物质,G分子中只有1种氢原子
II.
III.
IV.R1CHO+R2NH2
R1CH=NH2+H2O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C→D的可采用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3)Q+Y→X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以甲苯和A作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K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含有五元碳环,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
③结构中无-C=C-OH和-O-O-


已知:I.A为烯烃,C属于环氧类物质,G分子中只有1种氢原子
II.

III.

IV.R1CHO+R2NH2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C→D的可采用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氯原子 |
B.J可与Na2CO3溶液反应,1 mol J与饱和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mol Br2 |
C.在一定条件下,F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
D.X可发生加成、氧化和消去反应 |
(4)请设计以甲苯和A作为原料制备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K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含有五元碳环,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
③结构中无-C=C-OH和-O-O-
2.推断题- (共2题)
3.
已知淀粉、葡萄糖及A、B、C、D、E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B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A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与D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4)请补充完整证明反应①是否发生的实验方案:取反应①的溶液2 mL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10%的NaOH溶液、5%的CuSO4溶液、碘水)

(1)B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A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与D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题中的“某工艺”指的是裂解 |
B.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B和C |
C.E不溶于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A在热Cu丝催化氧化下可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比它小2的有机物 |
4.
由五种常见元素构成的化合物X,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4.56g X,在180℃加热分解,得到白色固体A和1.792L(折算成标准状况)纯净气体B,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将A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4.66g白色沉淀C和蓝绿色溶液D。
③在蓝绿色溶液D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又得3.82g白色沉淀和黄色溶液。
(1)X中5种元素是H、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绿色溶液D与足量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取4.56g X,在180℃加热分解,得到白色固体A和1.792L(折算成标准状况)纯净气体B,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将A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4.66g白色沉淀C和蓝绿色溶液D。
③在蓝绿色溶液D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又得3.82g白色沉淀和黄色溶液。
(1)X中5种元素是H、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绿色溶液D与足量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
B.料酒和食醋都能以淀粉为原料制得 |
C.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
D.乙烯、氯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均可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与C70互为同素异形体 |
B.冰醋酸CH3COOH和无水乙醇C2H518OH的混合物中含有四种核素 |
C.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C6H14和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 |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脂棉、滤纸、蚕丝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完全水解能得到葡萄糖 |
B.大豆蛋白、鸡蛋白分别溶于水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在热、甲醛、饱和(NH4)2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都会改变并发生变性 |
C.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再进一步水解可得酒精 |
D.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二者所含原理一样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英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
B.Na2O是离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NaOH的过程中既有离子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 |
C.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
D.NH5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是既具有离子键又具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
11.
用试纸检验气体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试纸的选用以及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CO2 |
B.SO2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
C.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
D.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 |
B.为了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可向其中加入CaO,然后再蒸馏 |
C.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2CO3固体 |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
13.
2Zn(OH)2·ZnCO3是制备活性ZnO的中间体,以锌焙砂(主要成分为ZnO,含少量Cu2+、Mn2+等离子)为原料制备2Zn(OH)2·ZnCO3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NH4)2SO4、NH3·H2O的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H4+) = 2c(SO42-) |
B.“浸取”时为了提高锌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适当加热 |
C.“浸取”时加入的NH3·H2O过量,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2O2+2NH3·H2O=MnO2+2NH4++2H2O |
D.“过滤Ⅲ”所得滤液可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H4HCO3 |
14.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煤是由不同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
B.液化天然气(LNG)和罐装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都属于烃类 |
C.沼气、天然气分别属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 |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
4.实验题- (共2题)
15.
实验室常用如下装置所示方法制备氯气:

(1)1molMnO2和4mol浓盐酸制得的氯气的产量往往远低于1mol,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用NaCl固体、浓硫酸和MnO2一起加热,理论上氯元素利用率可以达到100%,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分液漏斗下方接一段毛细管插入圆底烧瓶底部,不需加热也可获得均匀稳定干燥的氯化氢气流,则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中应该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molMnO2和4mol浓盐酸制得的氯气的产量往往远低于1mol,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用NaCl固体、浓硫酸和MnO2一起加热,理论上氯元素利用率可以达到100%,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分液漏斗下方接一段毛细管插入圆底烧瓶底部,不需加热也可获得均匀稳定干燥的氯化氢气流,则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中应该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NH4Al(SO4)2·12H2O(铵明矾)可用作泡沫灭火器的内留剂、石油脱色剂等。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铁、铝粉、镁条和氯酸钾等物质做铝热反应后的铝灰及硫酸铵等为原料制备铵明矾的实验,步骤如下: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滤液1”中含有K+、Mg2+、Cl-
B.“滤渣1”和“滤渣2”中含有相同的物质
C.“过滤1”可用倾析法,以缩减实验时间
D.将“滤液3”蒸干并灼烧,可得纯碱
(2)用NaOH溶解“滤渣1”时,可以采用_________的方式提高浸出率(写出3条)。
(3)向“滤液2”中通入足量的CO2,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由“滤渣3”制备铵明矾,经过如下步骤:a→g→_________→h(依次填入正确的序号)
a.加硫酸溶解 b.抽滤
c.加入蒸发皿中
d.降温结晶
e.蒸发至表面出现晶膜
f.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
g.将硫酸铝溶液转移至蒸发皿
h.洗涤、干燥
(5)①根据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在80℃时,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解“滤渣3”时,最适宜的硫酸浓度为_________。

A.3mol/L(1.20g/mL)
B.6mol/L(1.34g/mL)
C.9mol/L(1.49 g/mL)
D.18mol/L (1.84g/mL)
②所需硫酸用量的简便确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滤液1”中含有K+、Mg2+、Cl-
B.“滤渣1”和“滤渣2”中含有相同的物质
C.“过滤1”可用倾析法,以缩减实验时间
D.将“滤液3”蒸干并灼烧,可得纯碱
(2)用NaOH溶解“滤渣1”时,可以采用_________的方式提高浸出率(写出3条)。
(3)向“滤液2”中通入足量的CO2,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由“滤渣3”制备铵明矾,经过如下步骤:a→g→_________→h(依次填入正确的序号)
a.加硫酸溶解 b.抽滤
c.加入蒸发皿中
d.降温结晶
e.蒸发至表面出现晶膜
f.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
g.将硫酸铝溶液转移至蒸发皿
h.洗涤、干燥
(5)①根据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在80℃时,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解“滤渣3”时,最适宜的硫酸浓度为_________。

A.3mol/L(1.20g/mL)
B.6mol/L(1.34g/mL)
C.9mol/L(1.49 g/mL)
D.18mol/L (1.84g/mL)
②所需硫酸用量的简便确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