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A(C2H4)和 E(C3H4)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由 A 和 E 制备聚酰亚胺泡沫塑料(PMI)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①RCH= CH2
RCH2CH2CHO
②R1CHO+R2CH2CHO
(注:R1可以是烃基,也可以是 H 原子)
③F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 2∶3 回答下列问题:
(1)B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
(2)C 与新制 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已知:①RCH= CH2

②R1CHO+R2CH2CHO

③F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 2∶3 回答下列问题:
(1)B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
(2)C 与新制 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A(C2H4)和 E(C3H4)这两种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可通过石油裂解获得 |
B.1molF 最多可与 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C.PMI 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发生水解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
D.A、B、C、D、E、F 六种物质均能使溴水褪色 |
2.
核磁共振谱表明普鲁卡因 J(C13H20N2O2)中苯环上只有两类氢,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C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F→G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粉需要活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普鲁卡因的阳离子(代号:BH+)的电离常数Ka= 1×10-9。请计算在 pH=7 时,盐酸普普卡因溶液里的 B 和 BH+的浓度比________;
(4)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 是比 D 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 K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③H-NMR 谱显示有 5 种氢原子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用物质 C、二甲苯、HOCH2CH2N(C2H5)2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合成盐酸普鲁卡因。(已知:二甲苯和水易形成共沸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C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F→G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粉需要活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普鲁卡因的阳离子(代号:BH+)的电离常数Ka= 1×10-9。请计算在 pH=7 时,盐酸普普卡因溶液里的 B 和 BH+的浓度比________;
(4)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 是比 D 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 K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③H-NMR 谱显示有 5 种氢原子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用物质 C、二甲苯、HOCH2CH2N(C2H5)2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合成盐酸普鲁卡因。(已知:二甲苯和水易形成共沸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有机盐 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与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 A、 B、 C 均为常见物质。气体 A 为无色无味混合气体,两种气体组成元素相同。
(1)有机盐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 X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固体 C 与气体 A 中的某一成分可能发生某一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棕色_________固体,写出此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已知: A、 B、 C 均为常见物质。气体 A 为无色无味混合气体,两种气体组成元素相同。
(1)有机盐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 X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固体 C 与气体 A 中的某一成分可能发生某一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棕色_________固体,写出此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综合题- (共1题)
4.
(一) 现代铝的精炼研究方向是减低能耗。如图:室温下通过电解在阴极沉积纯铝,A1Br3在苯(简写 ArH)中可以生成[A12Br5ArH]+和 Br-。

(1)阳极的材料________;
(2)写出阴极沉积铝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邻硝基苯甲酸是重要的医院中间体,最新合成方法是邻硝基甲苯和高锰酸钾在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Q+X-)氧化、酸化合成,其原理如下:

相转移催化原理如下:

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主要决定于 Q+的物理化学性质
B.反应中为了防止温度剧烈升高,投料应该分批加入
C.Q+X-是通过增大反应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可以提高邻硝基甲苯氧化的反应限度
(2)四丁基溴化铵(C4H9)4NBr 萃取水中的高锰酸钾的方程式为:KMnO4(aq) +Q+X-(aq) →Q+ MnO4-(aq) +KX(aq),写出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设n(Q+X-):n(邻硝基甲苯)=x,理论证明当 x=5%邻硝基甲酸产率 y 得到最大值,请画出y 随x 变化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表明,当温度 100℃、反应时间 2.5h,n(KMnO4): n(邻硝基甲苯)=3:1,催化剂用量相同,Q+X-反应的催化效果如下: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比四丁基溴化铵催化效果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不用聚乙二醇做催化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C4H9)4NBr 为催化剂,邻硝基甲苯和高锰酸钾反应,测得溶液酸碱性对产率、反应时间影响如图,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_。

A.溶液碱性强产率降低是因为季铵盐发生水解反应
B.pH=2 高锰酸钾一定发生副反应
C.选择 pH=7、适当升温可以提高产率
D.工业可以选择浓硝酸替代高锰酸钾做氧化剂,减缓对设备的腐蚀
(一) 现代铝的精炼研究方向是减低能耗。如图:室温下通过电解在阴极沉积纯铝,A1Br3在苯(简写 ArH)中可以生成[A12Br5ArH]+和 Br-。

(1)阳极的材料________;
(2)写出阴极沉积铝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邻硝基苯甲酸是重要的医院中间体,最新合成方法是邻硝基甲苯和高锰酸钾在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Q+X-)氧化、酸化合成,其原理如下:

相转移催化原理如下:

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 | 邻硝基苯甲酸 | 高锰酸钾 |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C6H5-CH2CH2)N(C2H5)3Cl | 聚乙二醇![]() | 四丁基溴化铵(C4H9)4NBr | NH4Cl |
水 | 难溶 | 易溶 | 可溶 | 任意比互溶溶 | 可溶 | 易溶 |
有机物 | 易溶 | 难溶 | 易溶 | 易溶 | 易溶 | 难溶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主要决定于 Q+的物理化学性质
B.反应中为了防止温度剧烈升高,投料应该分批加入
C.Q+X-是通过增大反应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可以提高邻硝基甲苯氧化的反应限度
A.工业使用季铵盐(Q+X-)可以提高邻硝基苯甲酸产率 |
(3)实验表明,当温度 100℃、反应时间 2.5h,n(KMnO4): n(邻硝基甲苯)=3:1,催化剂用量相同,Q+X-反应的催化效果如下:
相转移催化剂 |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C6H5-CH2CH2) N(C2H5)3Cl | 聚乙二醇![]() | 四丁基溴化铵 (C4H9)4NBr |
产率% | 46.7 | 20.0 | 53.1 |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比四丁基溴化铵催化效果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不用聚乙二醇做催化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C4H9)4NBr 为催化剂,邻硝基甲苯和高锰酸钾反应,测得溶液酸碱性对产率、反应时间影响如图,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_。

A.溶液碱性强产率降低是因为季铵盐发生水解反应
B.pH=2 高锰酸钾一定发生副反应
C.选择 pH=7、适当升温可以提高产率
D.工业可以选择浓硝酸替代高锰酸钾做氧化剂,减缓对设备的腐蚀
4.工业流程- (共1题)
5.
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 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 KH(IO3)2、Cl2 和 KCl。“逐 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调 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晶过滤时工人发现 KH(IO3)2为悬浮絮状沉淀,以下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生产中,如果省去“酸化”、“逐氯”、“结晶①、过滤”这三步操作,直接用试剂 X 调整反应后溶液的 pH,对生产碘酸钾有什么具体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I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6)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S2O32-=2I-+S4O62-。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学生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准确称取 w g 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过量 KI 溶液,使 KIO3与 KI 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 Na2S2O3 溶液 10.0mL 恰好反应。则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________mg/kg;(以含 w 的代数式表示)
(7)学生乙又对纯净的 NaCl(不含 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甲的实验结果作出简要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 KH(IO3)2、Cl2 和 KCl。“逐 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调 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晶过滤时工人发现 KH(IO3)2为悬浮絮状沉淀,以下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倾析法 | B.重结晶法 | C.抽滤法 | D.离心分离法 |
(5)KI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6)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S2O32-=2I-+S4O62-。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学生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准确称取 w g 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过量 KI 溶液,使 KIO3与 KI 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 Na2S2O3 溶液 10.0mL 恰好反应。则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________mg/kg;(以含 w 的代数式表示)
(7)学生乙又对纯净的 NaCl(不含 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 |
取 1g 纯净的 NaCl,加 3mL 水配成溶液。 | 溶液无变化 |
| |
滴入 5 滴淀粉溶液和 1mL 0.1 mol·L-1KI 溶液,振荡。 | 溶液无变化 |
| |
然后再滴入 1 滴 1mol·L-1 的 H2SO4,振荡。 | 溶液变蓝色 |
| |
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甲的实验结果作出简要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13题)
6.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的成果是:用进化的力量解决化学问题。该奖项的一半颁给了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奖励她实现了酶的定向转化。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酶为化学反应提供了能量 |
B.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
C.酶的活性与环境 pH 有关 |
D.一种酶只能作用于具有一定结构的物质 |
7.
某化学小组拟设计微生物燃料电池将污水中的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成环境友好的物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b |
B.H+经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
C.放电一段时间b极附近pH不变 |
D.a电极发生反应:H2N(CH2)2NH2+16e-+4H2O==2CO2↑+N2↑+16H+ |
8.
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陈述Ⅰ及类比推理陈述Ⅱ均正确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类比推理陈述Ⅱ |
A | 单质的熔点 Br2 < I2 | 单质的熔点 Li < Na |
B |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 Al2O3得到铝单质 |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 MgO 得到镁单质 |
C | 还原性:I->Br- | 还原性:P3->N3- |
D | 实验室:Cl2+2KBr(aq)=2KCl(aq)+Br2 | 实验室:F2+2KBr(aq)=2KF(aq)+Br2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之间的互变属于物理变化 |
B.3种氢核素与2种氧核素,可组成6种不同组成的水分子 |
C.乙醇和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
D.组成为C9H12,在苯环上同时存在3个—CH3的异构体有3种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Cl3+HF → CHFCl2+HCl 属于取代反应 |
B.煤气化生成 CO 和H2,再经过催化合成可以得到甲醇等液体燃料 |
C.石油裂解气和SO2都能使 KMnO4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 |
D.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
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
B.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阿司匹林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C.过氧化氢酶、酚醛树脂、有机玻璃、PVC 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D.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多肽),构成蛋白质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l3和 PCl3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 |
B.所有共价化合物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都相同 |
C.NaHSO4晶体熔融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
D.NH3 和 CO2 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 |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位于同一主族。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白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Y<X<W<Z |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W>Z |
C.把ZY2通入石蕊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
D.向ZYW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
15.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或SO32- |
B | 分别向盛有KI3溶液的a、b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 a中溶液变蓝,b中产生黄色沉淀 | I3﹣能电离出I2和I﹣ |
C | 向饱和硼酸溶液滴入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 | 无气泡产生 | 酸性:H3BO3<H2CO3 |
D | 向2mL0.005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5mL0.01mol/L KSCN溶液,再滴入5滴0.01mol/LNaOH溶液 | 溶液先变成红色,滴入NaOH溶液后产生红褐色沉淀 | 与Fe3+结合的能力:OH->SCN- |
A.A | B.B | C.C | D.D |
17.
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 Ca(OH)2和 CaCO3]为原料制备 KClO3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浆步骤,将电石渣配制成溶液 |
B.氯化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 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
C.转化步骤,发生复分解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过滤得 KClO3晶体 |
D.KClO3晶体中可能混有 KCl、KClO 等杂质 |
1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 Na2Si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制备硅酸凝胶 |
B.静电除尘、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
C.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加成后可以得到像动物脂肪一样的固态物质,称为人造脂肪 |
D.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 pH 小于 5.6 的酸雨,具有很大危害 |
6.实验题- (共1题)
19.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大于 10%就可能发生爆炸,在工业上常用作水处理剂、漂白剂。某小组按照以下实验装置制备 ClO2并验证其某些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有 2 个,一是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1)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有 2 个,一是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装置 A 用适量 H2O2制取 ClO2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3H2O2+H2SO4=2ClO2↑+Na2SO4+2O2↑+4H2O |
B.装置 B 用来收集二氧化氯气体 |
C.当看到装置 C 中导管液面上升时应加大氮气的通入量 |
D.二氧化氯能杀菌消毒,但不会与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1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