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8次月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9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2

1.工业流程(共1题)

1.
工业锅炉内壁的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容易引发安全隐患。某碳素钢锅炉水垢(主要成分有CaCO3、CaSO4、Mg(OH)2、Fe2O3、SiO2等)碱煮法清除的流程如下:

已知:20℃时几种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单位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碱煮”环节,加入Na3PO4的主要目的是将CaSO4转化为Ca3(PO4)2,请写出该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泡过程中,稀盐酸会溶解Fe2O3。溶解后的Fe2O3会加速锅炉腐蚀,故需“还原”处理。
①锅炉被加速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浸泡液还原”处理时,Sn2+转化为Sn4+,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钝化”处理的目的是在锅炉表面形成Fe3O4保护膜,同时生成可直接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检验锅炉“钝化”处理后是否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可往锅炉内壁刷上硫酸铜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则保护膜致密性欠佳。
(4)柠檬酸(用H3R表示)可用作清除锅炉水垢的酸洗剂,溶液中H3R、H2R、HR2、R3的含量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0.1 mol ·L1 Na2HR溶液中各种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如图装置对锅炉用水(含Ca2+、Mg2+、HCO3)进行预处理,可有效防止水垢形成。电解时,Ca2+形成沉淀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有机物J是一种防止血管中血栓形成与发展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J含有_______种官能团。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
②1 mol该有机物能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5)参照D的合成路线,设计一种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

3.单选题(共6题)

3.
碘循环工艺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用稀土吸收H2后的储氢材料作为电极材料,以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内部气体可从一个电极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形成的可逆电池的总反应为NiO(OH)十MH  Ni(OH)2+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I2+2H2O4H++SO42-+2I-
B.分离器中的副产品是硫酸
C.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2
D.该电池充电完后若持续充电,在一个电极上会产生O2而使电池发生爆炸
4.
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酸性污水的一种工艺,装置如图所示。若上端开口关闭,可得到强还原性的H·(氢原子);若上端开口打开,并鼓入空气,可得到强氧化性的·OH(羟基自由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论是否鼓入空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
B.不鼓入空气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e===H·
C.鼓入空气时,每生成1mol·OH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
D.处理含有草酸(H2C2O4)的污水时,上端开口应打开并鼓入空气
5.
汉黄苓素是传统中草药黄答的有效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其对杀伤肿瘤细胞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汉黄荃素的分子式为C16H1305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D.与足量H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2种
6.
已知A、B、C、D为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D为强电解质(其他相关物质可能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它与Mg反应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2:3
B.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其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处于第二周期第IVA族
C.若A是共价化合物,则A和D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若A是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则常温下0. 1 mol/L的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可能为10-13mol/L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矾形似朴硝(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色赤”物质是Fe(OH)3
B.《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该过程中涉及称量、加热、萃取、过滤等操作
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CuSO4溶液,“饮鸠止渴”主要均是化学变化
D.“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前一个固体一般是指粉末状固体
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标志
B.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在酱油中人为加入适量的氯化铁
C.港珠澳大桥工程大量使用橡胶衬垫,天然橡胶需经硫化处理增强其机械性能
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煤油

4.实验题(共1题)

9.
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中AgNO3和Na2S的反应。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AgNO3溶液pH<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同学认为黑色沉淀中可能含有Ag2O、Ag2S或Ag,设计实验验证。
已知:i.浓硝酸能将Ag2S转化为Ag+和SO42—(Ag2SO4可溶于硝酸);
ii. Ag2O能溶解在浓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Ag(NH2)2OH],而Ag2S和Ag均不能。
①设计并实施如下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Ag2S,试剂1和试剂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现象1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并实施如下实验,证实沉淀中不含有Ag2O,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i
其少量银氨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
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ii
取少量洗涤后的黑色沉淀,____________
没有沉淀出现
 
写出步骤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检验,沉淀中不含有Ag。
(3)实验小组同学认为AgNO3溶液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氧化Na2S,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测得电压为a (a>0)。对AgNO3溶液中氧化S2—的物质进行推测:
假设1:0. 1 mol/L  AgNO3溶液(pH=4)中的Ag+氧化了S2—;
假设2:0. 1 mol/L AgNO3溶液(pH=4)中的NO3氧化了S2—
利用下图装置继续研究(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①将pH=4的0. 1 mol/L AgNO3溶液替换为_____溶液,记录电压为b(b>0)
②上述实验证实了氧化S2—的物质中一定包含了Ag+,其证据是_________实验结论:AgNO3溶液与Na2S溶液的反应类型与反应条件有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