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9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22

1.单选题(共4题)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Cu表示两个铜分子 B. 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C. 钠离子的符号为Na+ D. H2O中含有氢分子
2.
如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
A.试管中的液面上升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
C.铁丝逐渐消失D.铁丝不变化
3.
当前社会面临着许多问题:人体健康、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应用、节能与清洁能源的开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化学科学的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C.SO2、NO2、CO2都会导致空气污染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4.
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氨气,可采取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D.无法判断

2.选择题(共5题)

5.

材料一:2014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人命关天,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绷紧。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伪劣行为,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历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材料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从“卫生”到“安全”,这不仅仅是法律名称的变化,更是监管理念的提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为我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食品安全仍不容乐观。近年来,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问题豆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被接连曝光,这些“问题食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6.

材料一:2014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人命关天,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绷紧。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伪劣行为,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历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材料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从“卫生”到“安全”,这不仅仅是法律名称的变化,更是监管理念的提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为我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食品安全仍不容乐观。近年来,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问题豆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被接连曝光,这些“问题食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

下图中商家的行为  (   )

①是合法的推销手段 ②违背了诚信原则 ③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④是一种违法行为 

8.

下图中商家的行为  (   )

①是合法的推销手段 ②违背了诚信原则 ③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④是一种违法行为 

9.

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平台与某投资基金联推出新业务——余额宝,用户可将闲置的资金放入其中,以每日结算的方式获得收益。这业务推出后,中学生小肖将自己结余的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从网银账户中转入余额宝获取收益。小肖享有了对自己财产的 (   )

3.填空题(共4题)

10.
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铁原子   ▲  
(2)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   ▲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4)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11.
(8分)2011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请你利用初三学过的化学知识帮助村民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的检验的方法是(包括设计实验、描述现象和得出相关结论)。
(2)有些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3)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   进行吸附。该变化属于   ▲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12.
(12分)认真观察A、B两装置图,并填空。

(1)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在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能转化为   ▲   能;B装置中气体收集方法属于  ▲  
(2)a试管与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  ,a试管中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检验b试管中的气体常用的方法是   ▲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  
13.
(13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   ▲   ;b   ▲   
(2)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表达式   ▲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      ▲      ▲   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   
(4)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   
(5)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   
(6)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起码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

请你分析回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是由于   ▲   引起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