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滨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0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6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败/咐/目    花/枪实弹
B.悄/ 转/    绕/眼花
C.责/生/痉    厌/深痛疾
D.哽/喉  /杯     轻/日西山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留 眼中钉 粗制乱造 藏污纳垢
B.镌刻 吸尘器 油光可鉴 黯然失色
C.燥热 哈蜜瓜 和颜悦色 为富不人
D.蹒跚 拌脚石 锐不可当 触目伤怀
3.
(2017年中考江苏泰州卷)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4.
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笔,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四川特有剧种——“川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题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____的感情。
【小题2】这首诗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处。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九十/焉置土石B.妻献疑曰/一犬坐于前
C.君之力/天下之所顺D.杂相许/人恒过,后能改
【小题2】翻译句子: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小题3】选文中"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题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5】请从文中找出一组对比,简单说一下这组对比的作用。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文具盒》完成小题。
文具盒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英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你真爱惜……
 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
【小题1】小说开头第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面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为什么选择文具盒?
【小题3】“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请解释“扎”在文中的意思,并说说“扎”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小题4】英原先执意选择文具盒,最后她又“想要一件红毛衣”,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5.名著阅读(共1题)

9.
填空:《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综合性学习。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朱熹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闽北著书讲学,武夷山、建阳、建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近日在南平市召开的"朱子文化座谈会"上,与会者建议将朱子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为弘扬朱子文化,学校拟开展以感受朱子"崇文重教,明礼诚信,人格修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修养)
(活动二:融合互动谈养成)
(2)朱熹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求同学们围绕"学习中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展开调查。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种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并简述其好处。
(3)朱熹曾对礼义作过这样的阐述:"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班级准备开展"知书明理"主题讨论会,班长要求同学们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请说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在2017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16金中的10金。在交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7.作文(共1题)

11.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以“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长大了。变得不再爱哭、不再孤独、不再空想、不再胆小……请以“我不再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填自卑、骄傲、害羞、等待、贪玩、想家、粗心、放纵自己……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