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38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3

1.推断题(共2题)

1.
有机化学反应因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有机产品。例如:
(1)HX+CH3—CH=CH2(X为卤素原子)
(2)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混合,若在光照条件下,侧链上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若在催化剂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工业上利用上述信息,按下列路线合成结构简式为的物质,该物质是一种香料。

请根据上述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
(2)反应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_____。
(4)工业生产中,中间产物A须经反应③④⑤得D,而不采取直接转化为D的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
(5)这种香料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某些物质有下列特征:①其水溶液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②分子中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只写两种):______、_______。
2.
I.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Cu2(OH)2C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判断:
(1)固体G中含有用作化肥的物质,写出其化学式______。
(2)出土的青铜器上常有铜绿,请写出用稀硫酸除去铜绿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操作1的名称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II.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常用冰晶石(Na3AlF6)作助熔剂来冶炼铝。以萤石(CaF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下:

(5)E在医疗上常用作石膏绷带,D的水溶液可用于刻蚀玻璃,C的化学式为___;并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单选题(共13题)

3.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有机物A能与钠反应,且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若A含一个六碳环,则环上一氯代物的数目为(   )
A.5B.4C.3D.2
4.
DDT又叫滴滴涕,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化学式(ClC6H4)2CH(CCl3)。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其结构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手性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所连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不同)
A.属于烃类B.DDT完全燃烧后只产生CO2和H2O两种物质
C.分子无手性碳D.氢核磁共振谱图中有5种位置峰
5.
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五个双键
B.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30个氢原子
C.维生素A能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KMnO4氧化
D.维生素A是一种烯烃
6.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可生成Al(OH)3
B.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O2
C.向热的蔗糖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可生成银镜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NH3至饱和,再通入CO2,可生成NaHCO3
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碳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向盛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非金属性:Cl>Si
C
向盛有铜片的容器中加入浓硝酸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D
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Y
出现白色沉淀
Y可能是CO2气体
 
A.AB.BC.CD.D
8.
下列有关烃及其衍生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
C.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
D.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
9.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②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肥皂
③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④用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在垂直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明亮的通路
⑤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⑥淀粉、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⑤⑥
10.
合成聚丙烯腈纤维的单体是丙烯腈,它可由以下两种方法制备:
方法一:CaCO3CaOCaC2CHCHCH2=CH—CN
方法二:CH2=CH—CH3+NH3+O3CH2=CH—CN+3H2O
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方法二比方法一步骤少,能源消耗低,成本低
②方法二比方法一原料丰富,工艺简单
③方法二比方法一减少了有毒气体的使用,减少了污染
④方法二比方一的反应需要温度高,耗能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
硅橡胶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经两种反应而制得的,这两种反应依次是
A.消去、加聚B.水解、缩聚C.氧化、缩聚D.取代、加聚
12.
下式表示一种有机物的结构,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有酸性,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B.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8mol NaOH反应
D.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8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3.
明矾[KA1(SO4)2·12H2O]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采用废易拉罐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易拉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B.从易拉罐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NaHSO4代替NaHCO3
14.
下列有关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向某明矾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B.图乙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滴加HC1溶液体积的关系
C.图丙表示:在稀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与加入铁粉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D.根据图丁,除去混在KNO3中少量的NaCl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5.
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喝补铁剂(含Fe2+)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因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B.汉代烧制岀“明如镜、声如馨”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
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的“杓”含Fe2O3
D.港珠澳大桥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吊绳,其商品名为“力纶”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实验题(共1题)

16.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己知甲苯的熔点为-95°C,沸点为110.6°C,易挥发,密度为0.866g/cm3;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C,在25°C和95°C下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
(制备产品)将30.0mL甲苯和25.0mLlmol/L高锰酸钾溶液在100°C下反应30min,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冷凝管的进水口为___(填“a”或“b”)。支管的作用是____。
(2)在本实验中,三颈烧瓶最合适的容积_____(填字母)。
A.50mLB.100mLC.200mLD.250mL
相对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用沸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
(分离产品)该同学设计如下流程分离粗产品苯甲酸和回收甲苯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含有杂志的产物经操作Ⅱ进一步提纯得无色液体甲苯,则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
(4)测定白色固体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加入水中,加热溶解,___。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重滤液于试管中,____。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____。
_____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 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
体积(mL)
24.00
24.10
22.40
23.90
 
(5)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