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82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30

1.综合题(共3题)

1.
二茂铁在常温下为橙黄色粉末,有樟脑气味,用作节能、消烟、助燃添加剂等。可用下列方法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环戊二烯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某实验小组要得到环戊二烯,需先将环戊二烯二聚体解聚,已知:

①分离得到环戊二烯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②由环戊二烯生成C5H5K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中所需的FeCl2·4H2O可通过下列步骤制得。

①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解法制备二茂铁时:
①不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i电极与电源的_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1 mol电子,得到产品的质量为____。
2.
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反应①的条件是___________,过程①属于______反应
(3)反应②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且另一种产物有,写出由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有机物与非诺芬互为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II.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的结构有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不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的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_
3.
钴的合金及其配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已知Co3比Fe3的氧化性更强,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1)Co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水CoCl2的熔点为735℃、沸点为1049℃,FeCl3熔点为306℃、沸点为315℃。CoCl2属于_________晶体,FeCl3属于__________晶体。
(3)BNCP可用于激光起爆器等,可由HClO4、CTCN、NaNT共反应制备。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②CTCN的化学式为[Co(NH3)4CO3]NO3,与Co(Ⅲ)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已知的结构式为}。
③NaNT可以(双聚氰胺)为原料制备。1 mol双聚氰胺分子中含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4)Co与CO作用可生成Co2(CO)8,其结构如图所示。该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钴酸锂是常见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中氧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__(用含a、b、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2.单选题(共5题)

4.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此时硫酸铅电极处生成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输出电能时,外电路中的电子由硫酸铅电极流向钙电极
B.放电时电解质LiCl-KCl中的Li向钙电极区迁移
C.电池总反应为Ca+PbSO4+2LiClPb+Li2SO4+CaCl2
D.每转移0.2 mol电子,理论上消耗42.5 g LiCl
5.
我国自主研发的对二甲苯绿色合成项目取得新进展,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异戊二烯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可用溴水鉴别M和对二甲苯
C.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
D.M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6.
四种位于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内层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5,Z和W位于同一周期。Z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常用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医用药剂,工业上电解该化合物的熔融物可制得Z单质,Y和Z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这两种离子化合物的阴离子与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金属元素
B.四种元素的常见氢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的氢化物
C.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高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元素形成的离子
D.常温下,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小于7
7.
用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清洗铜与浓硫酸反应后有残液的试管
B.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为定容时的操作
C.装置制取金属锰
D.装置为制备并用排气法收集NO气体的装置
8.
化学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转化为水煤气加以利用是为了节约燃料成本
B.利用太阳能蒸发淡化海水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在阳光照射下,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的甲醇属于可再生燃料
D.用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3.实验题(共1题)

9.
氨气和氯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探究它们的某些性质。
实验一: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并测定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

(1)使图中装置Ⅱ产生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三颈烧瓶中未充满水(假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因是______。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25.00 mL喷泉实验后的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 mol·L1的盐酸测定氨水的浓度,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应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当pH=7.0时,氨水与盐酸恰好中和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当pH=11.0时,K(NH3·H2O)约为2.2×105
实验二:拟用如下装置设计实验来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3)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中的装置连接顺序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用大写字母表示)。若按照正确顺序连接实验装置后,则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

(5)写出F装置中的反应的一种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完成后,F装置中底部有固体物质生成。请利用该固体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H3·H2O为弱碱(其余实验用品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